不支持Flash

“看片说话”《火红的日子》主创聊工人DV影片(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3日 20:48 新浪DV

“看片说话”《火红的日子》主创聊工人DV影片(2)
《火红的日子》导演刘非

主持人:就是片中父亲的扮演者李明白。刘非导演,有很多人问你怎么会想到拍摄这样一部工人题材的影片呢?因为您也是工人?

刘  非:先这样,我先说一下我个人的经历。我是1995年从学校毕业的,我是学中文的。后来我分到企业,当时是做新闻宣传工作,后来在业余时间做自由撰稿人,我比较关注这几年互联网的文化。在我印象当中,我们的创作初衷之一是,我一直关注着互联网这种营销文化,我总觉得继自由撰稿人之后,可能DV创作人会是下一个崛起的群体。

主持人:我可以说您是非常紧跟潮流吗?像前几年网络文化非常热的时候,据我所知您的网络文学作品,像《初恋鸟》、《爱恨一转身,就去了万水千山》当时在网络上是很风靡的。

刘  非:人记录自己的东西方式有很多种,我当时是用文字记录我内心所想、眼睛所看到的一些东西。这是一个人成长过程当中必须经历的东西。

主持人:无论是文字或者是视频只是您用来表达内心的一种手段?

刘  非:对,我现在从文字到影像,只是记录形式的一种改变。但是对于创作的初衷,积极地向善这一点,我们一直在坚持。

主持人:我们一直在努力。

刘  非:对。

主持人:您创作这部影片主要想通过它表达自己哪些方面的感触呢?

刘  非:我们做工人DV作品,我们想通过工人的视觉去看我们周围的一些事情,通过工人的视角去感受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成长,以及社会经济变革的过程给我们每一个人心里上造成的影响。可能你一开始对这种状态是陌生的,到后来就是适应,再到后来就是跟着主流这种文化或者是这种背景一块儿成长。

主持人:您为什么当时没有选择纪录片这个形式?而是最终选择了剧情片?

刘  非:因为我觉得我们也要量力而行,因为我们毕竟不是专业团队,做纪录片,在我印象当中,纪录片这些导演,学院派背景比较明显,而我们最熟悉的东西是在我们身边这些事情,这样创作起来把握度会更准一些。

主持人:我称呼您“老李”吧(笑),老李是咱们这个DV影片最早的支持者是吧?

李志明:对,对。

主持人:您是怎么看待刘非提出的工人DV这个概念的呢?

李志明:我们是作为一线业余文艺爱好的活跃分子,我们一直活跃在一线,特别想拍一个工人DV或者是电视这样的东西。正好刘非把他的意图跟我一说,跟我不谋而合,所以我们很快就达成默契。

主持人:你们平时在生活中也是很熟悉的朋友?

李志明:是,比较熟悉。

主持人:都是属于厂里的活动积极分子。

李志明:对。

主持人:经常参加各类活动?

李志明:对。我和刘非实际上年龄有很大差距,我都退休了,他年纪很轻,我们认识也是有一个小故事。

主持人:跟大家讲一讲。

李志明:可以。那是哪一年,刘非你还记得吧。我们认识是在96年。

主持人:也有十来年了。

李志明:是,当时我写了一个《焦炭赞歌》,焦炭表面上看着那么朴实无华,但是在它内心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和热,我就把这个东西写出来,我想歌颂工人。我写出来之后送去报社,一看,根本没有把我这个当回事,可能是我的写作水平有限。没过几天,刘非当时在报社,背着照相机就找我来了,李师傅,我说你是……?他说我是刘非。他说你是不是头几天写了《焦炭赞歌》,我说是。我印象很深刻,他说创作得太棒了,这样就打开了交流的大门。(笑)

主持人:也是因为作品而结缘,最后合作了这个作品。我看李师傅刚才跟我说话的时候表情非常生动,就像咱们在片子里演的父亲那个角色一样。也是让人觉得很逗,又觉得非常生活化,内心很丰富的父亲的形象。您是怎么看待这个形象的?

李志明:我是这样看待的,片子中有一句这样的话,他天天不明白的事情天天在发生。我认为这句话太对了,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思想、文化确实跟不上这个时代。我到新浪做客,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幸,这个文化我老认为都是年轻人的事,确实是。我们每天想不到的事都在发生,就像我今天坐在新浪一样,我做梦都没想到(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