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华鲟王进京疗伤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9日 15:48 北京海洋馆

  一、“中华鲟王”基本情况

  经农业部渔业局批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开展2004年中华鲟科研捕捞工作,在11月11日喜获该尾大型中华鲟,其全长为360cm,体重432kg,胸围176cm,是近20年来发现的体重最大中华鲟个体。经过检测为雌性,性腺发育为IV期,即性成熟的中华鲟,性腺发育良好,健康状况良好,除少数皮肤擦伤外,无严重受损,被群众称之为“中华鲟王”。

  二、展示“中华鲟王”的目的

  据专家估计,中华鲟最高年龄在35岁左右。目前,这条“中华鲟王”年龄约在25-35岁,属“高龄”鱼。就该条中华鲟是放归长江还是进行科普宣传展示及相关研究工作,专家进行了慎重研究,认为“中华鲟王”已处“高龄”,放归长江存在诸多风险,其展示、科研意义比放归长江的意义更为重大。其意义主要在于:

  (一)以科普展示为平台,增长群众对中华鲟等水生野生动物的知识、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唤起全社会对中华鲟等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关爱。激发全社会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热情。对于人们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全民的

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普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同时,宣传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大量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已建国家级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10个,全国共建各级、各类水生野生动植物和水产种质资源自然保护区200多个;开展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专项救护,每年救护中华鲟、江豚、海龟、中华白海豚等上千起;组织江河湖泊和沿海港湾增殖放流,1981年以来,在长江及沿海共放流各种规格的中华鲟600多万尾,救护受伤、误捕、放生中华鲟1000多尾,2004年农业部组织了大规模的长江珍稀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沿江10省市渔业主管部门同时行动,共同向长江投放中华鲟、“四大家鱼”,对于补充长江鱼类资源、修复水域生态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保护中华鲟的迫切性。一是中华鲟属江海洄游的大型水生动物,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决定其资源一旦遭到破坏极难恢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性周期和洄游距离长。中华鲟初次性成熟年龄较高,雌鲟为14年、雄鲟为9年以上,而且其重复繁殖时间间隔也长,致使其种群恢复和增长速度缓慢;当种群资源遭受破坏后,难于恢复。长距离的生殖洄游和幼鲟降海洄游,增加了洄游中的死亡概率,当人类社会活动逐渐加强时,其作用将更明显。第二,自然繁殖受精卵存活率低。长江中华鲟的敌害鱼类达10余种,这些敌害鱼类有吞食中华鲟受精卵的习性。据调查,中华鲟产卵后7-8天内,约有70%-92.4%(平均83.8%)的卵被圆口铜鱼、长条铜鱼、黄颡鱼和句鱼类等主要敌害鱼类所吞食。第三,摄食能力低。中华鲟终身为肉食性,食谱极为狭窄;其幼鲟完全被动摄食,需要一定的饵料生物密度才能保证摄食,生态环境的变化使中华鲟适口饵料生物的数量减少,不利于中华鲟幼鲟的生长和存活。二是由于环境污染和工程建设,资源发生量急剧减少。据不完全统计,从1981-1990年产卵洄游的中华鲟为2074尾,到2001年下降为257尾,资源严重衰退。上世纪五十年代还作为渔业利用,到八十年代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三是栖息地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受环境污染与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中华鲟产卵江段由原来的800公里缩减到7公里,产卵场数量由原来的16处减少到1-2处,仅存唯一的中华鲟产卵场面积也只有0.4平方公里。由于产卵场的大幅度减少,使产卵洄游的中华鲟数量锐减。

  综上所述,如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中华鲟极有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从自然水域中消失。因此,此次展示活动有利于社会各界近距离了解中华鲟,增强对中华鲟保护的迫切性的认识。

  三、批准北京海洋馆展示“中华鲟王”的原因

  一是北京是首都,地理位置特殊,涉及面广,影响大,容易产生较大的社会效果,增强社会各界保护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二是北京海洋馆具备良好的设备设施,而且,该馆对“中华鲟王”来京展示、科研十分积极,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国宝’0105工程”组,多次进行专门研究,并到农业部渔业局汇报,表示尽最大的力量承担“中华鲟王”展示和相关科研工作,为确保工作顺利进行,该将原鲨鱼馆改造为中华鲟馆,并制定了相关方案等。三是“中华鲟王”驯养繁殖、展示、科研活动的技术依托单位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该所是国家定点的中华鲟驯养繁殖科研单位,有多年从事中华鲟保护研究工作的人员和专家,技术力量有保障。四是展示单位和科研单位合作,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产生综合性和更积极的效果。

  四、北京海洋馆为迎接“中华鲟王”所作的准备

  北京海洋馆将现在的鲨鱼馆改造成鲟鱼馆。鲨鱼馆占地920平方米,展窗面积16米(长)×2.7米(高)、展示水池体积29米(长)×11米(宽)×4.4米(高),水量1200吨,采用世界先进的维生系统,环境优良。首期对鲨鱼馆的维生系统进行改造,将鲨鱼展示缸改造成为一个中华鲟原生态的模拟环境,同时调整科普宣传设施。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最终将其发展成鲟鱼博物馆。为鲨鱼再另建一新的鲨鱼馆。工程改造费用数百万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