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看片说话-导演管呆聊性反思电影《天堂隔壁》(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9日 17:07 新浪DV

看片说话-导演管呆聊性反思电影《天堂隔壁》(2)
导演管呆展示他的创作团队

  主持人:管呆这两个字是你的真名吗?

  管 呆:这是我的笔名(笑)。

  主持人:真名方便告诉大家吗?

  管 呆:可以,我真名叫管志强。

  主持人:没有管呆这样给别人那么大的冲击力。

  管 呆:是。

  主持人:我前面说了这么多为什么描述70年代的群象特征,是因为导演本身也是70年代。咱们这个电影除了首部反映性反思题材,还有这是自传体的。我可以说剧中的主人公就是你自己,就是描写你自己的挣扎、痛苦寻找的过程吗?

  管 呆:可以这样理解,有我很长的影子在里边。

  主持人:因为相对来说,我可以向各位网友介绍一下,管呆现在其实不仅是一个独立电影的导演,他还有另外一个主要的身份,是一个酒吧的老板。

  管 呆:是。

  主持人:所以说可能接触这个群体的人非常多。

  主持人:一个自传体的书,我其实不太好意思问,前面有很多酒吧一夜情,这些都是你的真实经历吗?

  管 呆:某个阶段。

  主持人:某个阶段。

  管 呆:对,对。我认为作为人来说,尤其是一个男人,他的生活会经历不同的阶段,这是你无法避免的,因为这是人成长的一个代价或者是一个过程。我就很想通过影像或者是文字把我这个过程,把我的蜕变展示出来,所以就有这样的名字和题材。

  主持人:其实管呆本身的经历是挺丰富的,最早你是从学校毕业以后,等于像我们一样进入到公司工作,还进入到比较高的职位。

  管 呆:最后一个职位比较高。

  主持人:是一个省级通讯公司的……

  管 呆:是大区总监,当时管四个省,分公司。

  主持人:包含了4个省的分公司。

  管 呆:当时我们工作叫两广总督,管广东、广西、

福建

  主持人:位高权重。

  管 呆:还好。

  主持人:手底下管多少人?

  管 呆:一个分公司应该有一百多个人,但是我们还有促销员,促销员应该有5、6百名吧,就是说有2、3千人。

  主持人:等于你是从一个两三千人的企业高管,然后到中间有一段时间突然萌发开酒吧的念头,辞职了。

  管 呆:对,我有一天突然有这个想法,就辞职了。

  主持人:开酒吧之后,有一段时间就是像剧中人这样的生活状态是吗?

  管 呆:对,有一段时间是这样。大家知道酒吧是一个非常纷杂的环境,当初其实我开酒吧,主要是因为我的很多爱好跟它很吻合。比如说我喜欢音乐,我喜欢影像,在酒吧里我可以从早到晚看好看的碟片,喝的酒很惬意。但是酒吧也会滋生其他东西,我首当其冲肯定会遇到。

  主持人:在您开酒吧之前,您做一个企业的高管,那时生活是比较充实的吗?你有存在这种迷惘吗?

  管 呆:我非常迷惘,非常迷惘。

  主持人:为什么?可能大家会觉得你年纪很轻就做到很高的职位,事业上可以算是我们现在社会上标榜的成功人士的典范,为什么还会觉得自己内心迷盲,然后辞职开了一间酒吧?

  管 呆:我的人生观可以用四个字体现:经历一切。这最早是海明威说的,我喜欢尝试不同的东西和领域。比如说当我工作的时候,我印象很清楚,大概是4、5年前,有一次我出差去桂林,去阳朔。

  主持人:很美的一个地方。

  管 呆:当时我坐着小船,当时是漂漓江,当时我还听许巍的歌,当时突然感觉现在我所拥有的东西不是我想要的,当时我想要什么也不清楚,但我就感觉特别厌倦,不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薪水,为了官场的一些勾心斗角继续生活下去。当时我正好手边有一本书,格瓦拉写的《南美丛林日记》,那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可能受到这些东西的迷惑,我后来就决定辞职,想寻找另外的生活方式。因为当时自己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未来也不恐惧,哪怕自己选择错了,可能还有时间或者余地来修改。所以,就义无反顾地当时在南京开了一家酒吧。

  主持人:酒吧的名字就叫“天堂隔壁”。

  管 呆:对。

  主持人:我觉得“天堂隔壁”这四个字是贯穿了你的一生。

  管 呆:贯穿了我的一生。

  主持人:开了酒吧之后,那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管 呆:是的。

  主持人:你开完酒吧以后心灵就感觉不迷惘了,找到一个点了?

  管 呆:我觉得我的一生都会迷惘。

  主持人:怎么说?

  管 呆:因为我说过我是一个喜欢尝试不同领域的人。

  主持人:经历一切。

  管 呆:对,我喜欢经历一切,我喜欢去创新,去创造,去到不同的领域一展身手,我喜欢这样,我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

  主持人:后来怎么想到写一部《天堂隔壁》的小说,又从这本小说上改编成这部独立电影的呢?

  管 呆:最早写书有两个想法。第一,实在无法容忍现在这些年轻作家的所作所为。因为我很喜欢看书,我也很想看到我们自己中国人写出大家喜欢的东西,但是很遗憾,最近几年我一直没有找到。所以,我就想干脆我写一本得了。我把我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情绪都放到里边跟大家分享。就这么想的。另外也算是完成我人生的一个目标,我人生有三个目标。第一个就是写一本书。第二个,拍一部电影。第三个,到世界各地去流浪(笑)。对,当时就这样想的。

  主持人:听上去很酷。

  管 呆:对。去年正好我有时间,然后就写了这本书。

  主持人:然后就写了这本书。因为我看到很多,包括这本书的影评也好,包括这部电影也好,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很小众的电影,但是它非常真实,尤其是有很多相似经历的人,非常有共鸣的感觉。

  管 呆:对,当时我写书的时候就有一个定位,因为我对单纯的娱乐不感兴趣,我对文艺或者是文化领域的事情感兴趣。所以我不想写娱乐大众的一部小说,我就想为一部分人,就是大家理解的小众群体,我想为他们写东西。我觉得娱乐是为大众服务的,但是文化是为小众服务的。

  主持人:那小众群体可能就是像经常去你酒吧的那一群人。你描写的就是他们本身的生活。

  管 呆:对,就是他们真实的生活,全在书里。

  主持人:全在书里和电影里,真的完全一样吗?因为我觉得以我本人的经验来看,我会觉得他们的生活有些不可思议,真的就是可以做到把身体流浪在各个陌生人之间?

  管 呆:是这样的。我并不认为这样用好坏来评价它,但我认为这的确是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选择。

  主持人:一种选择是吧?

  管 呆:对。

  主持人:你怎么看待比如说片中的这四个人物呢?管呆、皮子、小猫和不不?

  管 呆:他们集中反映了我身边的四类人。比如说管呆就是我,当然由我来主演,但并不能等同于完全的我,他们就体现了一种比较迷盲,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中间阶层,代表中产阶级,他的一种迷盲和精神找不到依托点。像小猫就代表80后的女孩,她们也迷盲,但是她们又很坚定。为什么坚定呢?她们身体的流浪是很坚定的,但是她们精神的流浪还没有开始,就代表这个人群,就是80后以后的人群。像皮子就代表在城市的中下层的一种人,他们经济上也不是很富裕,但是还有很多的梦想和渴望,又实现不了,是这样的一批人。不不就代表可能更大的一个群体,就是比较自立。

  主持人:独立自主的一部分女性。

  管 呆:对,她们靠自己的能力打拼,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轻易去交换,然后有梦想,但是离梦想又很远,代表这样一些女孩。

  主持人:最后因为有一点是我不太理解的,我想问一下导演,为什么最后不不会选择离开管呆,因为她经过寻寻觅觅终于找到自己想要的爱情了,可是她最后却选择了离开。

  管 呆:这也是我电影想表达的另外一个主题,就是恐惧,就是对感情尤其是爱情的一种恐惧。或许大家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之后,没有勇气去选择,这样的一种恐惧。其实现在像都市的很多女性都面临这种恐惧,或许她们过去经历了太多的失望或者欺骗,所以当一个真实的东西来的时候,她反而怀疑它的真实性,对爱情有一种“狼来了”的感觉,可能不不就代表这样一种想法和心情。

  主持人:我觉得我可以理解,但是我觉得我不认同。作为一个女孩子,我可能觉得寻找爱情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希望大家看过这个片子的人,大家可以很喜欢不不,但是不要选择不不这样的选择,而是要跟自己心爱的人勇敢的在一起。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咱们片中的小龟,因为很多网友觉得这个小龟的设计是非常有寓意的,导演把这个问题放在广告之后,我们先来看30秒的广告,广告之后我们来听导演来解释这个小龟的创意。

  管 呆:好的。

  (广告中)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