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泛太设计总裁张宏伟做客聊中国建筑设计(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 14:22 新浪宽频

  主持人:那你们现在国外的公司总部跟国内上海的分公司,两个公司之间在业务上还是有所侧重的?

  张宏伟:我们现在大部分的工作可以在中国自己进行操作,因为通过这几年来,我们也在国内累积了很多的人才,同时也有很多国外的建筑师,直接落户在上海,跟着我们现在这个团队一起来进行操作。

  重要的一些项目我们需要后面的这些技术资源的一些支持,这样的话,我们也可以从加拿大,甚至我可以在全世界范围之内调动这些资源,一起来操作这些项目。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可以发现很多更好的一些以前还没有发现的一些机会,把这个项目做得更上一层楼。

  主持人:我知道张总一直有一个“绿色建筑”这样一个梦想,或者这样一个思路,为什么说一个建筑家和建筑师一定要有绿色建筑这样一个思路,你建筑家我就是盖房子、起房子这样的想法不就完了吗?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有绿色建筑的思路?

  张宏伟:因为从建筑的设计发展来讲,我们很多的情况之下利用这些资源,有的很多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现在从最近开的这些政府会议,包括对我们现在的

能源的消耗等等以前政府要控制的指标,很多东西现在都是因为我们的建筑行业都没有达到,大量地消耗了能源,大量地浪费了材料,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在国外实际上已经有一段的历史,怎么来让我们能够最佳地利用这些自然资源,能够最少地浪费我们不可再生的资源,实际把绿色资源变成可再生、可持续,能够节约这些能源等等。这个也是我们今后未来建筑发展必然要走这条路。

  所以我们后来在上海烟草集团的这些大楼里面,我们运用了一些高的技术,把能源怎样样能够消耗到最小,这一系列的项目,我们都在探讨这些话题,能够把我们的这些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同时在建筑过程当中可以产生新的建筑语言,让它形成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审美形象,为我们建筑的发展,从专业的角度来讲,也会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出来。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努力的方向。

  主持人:说到咱们的话题,绿色建筑的话题,很自然我们可能会关注另外一个,我们在,比如说人文、自然、居住环境大的要素之间,可能我们作为建筑设计公司,我们需要平衡它们这几个大的要素,但是同时应该说我们会是加工和生存,我们怎么做到这个平衡?找到这个平衡点又怎么寻求这个突破点?

  张宏伟:作为建筑本身来讲,包括城市设计也好,景观设计也好,我们其实很多首先是在发现问题,同时也在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从我们一般的逻辑上来讲,你可能会把这些问题的大与小,你认为的主与次会排序,那么这些问题本身牵扯到很多是环境的问题,我们使用的需求问题,还有一系列的包括对我们的人的影响,经济价值的体现、美学价值的体现等等一系列,它是一个综合的元素把它放到一个系统里边去,最后通过你建筑师的自己评判,你会把自己的东西通过你的判断分析,最后摆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形成这样的答案,所以建筑的本身设计方案为什么可以做多种选择?很难说我们只有这样一种答案,往往这样通过你的价值观通过评判过程,你自己排序的过程,就呈现出了它多种多样的可能性。

  从我们自己事务所的设计哲学来讲的话,并不是强调我们自己非得要形成某一种风格,关键是你要通过排序,系统地整合关系找到它的最佳的效应,最佳的组合方式,这种方式本身就是给你了一种机会,产生出最佳的效益,最后你会产生很多的多样化的东西。

  主持人:各位网友,我们暂时先休息一会儿,我们先进一段广告,广告30秒钟之后我们再回来。

  (广告时间)

  主持人:各位网友,欢迎回来,我们刚才聊到了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公司,怎么在大的自然环境、居住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平衡等等,我们接下来继续我们的聊天,我们看了一下有网友给我们的平台发出了一些短信和留言,我们看到有些网友在问,说设计与现在所说的绿色建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其实就是刚才咱们的一些问题,不妨回答一下这个网友的提问。

  张宏伟:现在我们通过研究分析,从建筑本身,从建造开始到最后你的这个房子已经到了不能使用这样一段舍命,这段时间,本身所要耗费的金钱投资,是一个二八的比例,也就是说20%的总的金钱实际上是用于你的基本建设的,最初的这样一个房子到落成为止,然后开始使用到寿命,也就是寿终正寝的那段时间,你说耗费的能源,包括我们所讲的水、电这些空调等等消耗的这些资源,它占到总的费用里面的80%的比例。

  我们很多所谓绿色建筑的概念,我们一方面是控制我们最前面的这一段20%的投入的这一块的材料,能不能变成再生资源,能不能变成今后可以重复使用的,这样的话我就不会把这些东西纯粹变成垃圾,最后变成垃圾厂去,这块我们是作为材料上面进行重复利用,重复进行使用,变成可再生的一个材料,到了后半段的80%这一个阶段,你耗费的金钱,我们要怎么样,要非常仔细地节省,是不是可以让你做到全年的空调时间做到最短,最少,甚至我可以不用空调,能不能做到水、阳光等等,特别是水的资源能够最少地浪费,水的资源怎么样进行重复的使用,包括这些废水通过循环处理变成中水,中水怎么样再来使用它,这样的话这个过程你就把我们自然所能提供的这些资源你就尽量少的进行浪费。

  像阳光,阳光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资源,但是你怎么样充分地利用好,通过阳光的作用,比如说像我们燕厂科教大楼这个里边,我们利用它的阳光可以加了空气,热空气可以上升,冷空气可以补充它,形成一个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我们把上面的顶棚是不是可以进行控制,温度到了什么程度的时候我们打开,空气上来之后把冷空气进行补充,这样带来了大楼里面因为夏天温度高了一些,让它自动进行降温。

  所有这些东西都是跟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但是这些原理也是最普通的原理,所以我们说把这些资源可以不浪费,尽量做到最佳利用,能够提供阳光等等东西,要变成你可以为我们的大楼节省资源创造了贡献的这样一种动力,我们就把这些元素就使用好了。真正可以做到向绿色建筑发展的目的的。

  主持人:我理解张总刚才说的话的内容,一方面使我们建筑物真正做到环保,但是同时另外一方面节约了成本,其实刚才有网友问,建筑作为科学家艺术,您作为建筑师怎么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的?

  张宏伟:这个课题实际上是很大的课题,因为科技的每一次发展实际上都有我们建筑带来的某些方面的革命,从原来我们很小的石头垒起来的房子,到后来的拱桥,跨度的发展,以及到现在的技术可以做到很大跨度的,每一项建筑技术的发展在理论上来讲都是对我们建筑产生了一次推动跟一次革命,在建筑史上面也是有很多这方面的实力。

  我现在讲,还有一方面,怎么样把科技给我们带来的造型的可能性变成一种审美的元素,跟你建筑的功能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实力,包括原来我们讲的世界上著名的建筑物,这个里边有很多可以大家去看一看,包括大跨度的建筑,体育馆,特别西班牙的建筑师,从结构、受力、技术上的突破,最后给我们带来造型上的变化,这个是很有意思的课题。

  我现在还有一个,我也是前几年在国外上课的时候,他们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发展方向,就是怎么样跟我们现代的因特网的这些技术来反过头看我们建筑空间,让我们的建筑怎么样进行设计,最后可以做到怎么样节省我们建筑本身的组建造价,跟我们管理学地研究的所谓的组织行为学,牵扯到一些人的活动,怎么样把人的活动跟我们限定人活动的空间相对应起来,问就是把所有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因素变成四维空间,把因特网和未来的科技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创造一种新的形式,这个在纽约的领事馆做到了很多,本来一万平方米满足你使用功能的,最后做到只有两千平方米就可以满足实用功能。

  主持人:这样就节能降耗了?

  张宏伟:对,这样是用现代的科技为你创造了一个新的方向,新的一个理念,最后做成一个你自己没想到的这样一种可以有另外一种审美观的价值的建筑。这个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方向。

  主持人:张总,我们也注意你和你所在的团队规划的大的建筑,比如说有一个建筑特别感兴趣,说到九寨国际会议度假中心,我就想在那样一个湖光山色的风景如画的风景区里,突然一座建筑物拔地而起,使它显得不突兀,又和自然环境结合得那么好,你们公司是怎么做到的?

  张宏伟:这个项目本身也是带有挑战性的课题,因为它处在一个风景区,但它又不是一个原始森林,原来本身已经是被砍伐过的残次林,所以我们当时选择这块地的时候也是想避免能够尽量少的去破坏个自然环境,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几个人骑着马在那里转悠了八个多小时,前面开道的人拿着大砍刀在砍伐杂草,有很多高大的树木,我们做建筑的时候,也是想保留这些树木,把这些树木组织到我们环境里边去,因为本来建筑做完之后还要重新种树,如果我们能融合在一起的话,省得我们再种树了。

  这个里边也提出了许多命题,就是自然环境,又是我们旅游这样一个地方,它有人的因素,还有一些创造它的卖点,使人能够在那个地方停留,这里面把文化的因素,包括照明区等等能够很好地穿插在这个里边成为一个我们的一个休闲活动的场所,所以最后在这个项目里面把这些元素很好地柔和在一起了,能够真正做到它形成像一种天人合一的一种概念,一种理念的体现。特别是后来把这些建筑跟这些山景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你会感觉这个里边有很多的风景的因素,可以一个一个角度去欣赏,建筑跟风景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一块和那一块是什么关系,这里面有很多像我们苏州园林一样,不以景移的很多组合。

  这个项目的成功,应该是尊重了自然,利用了我们科技的手段,把很轻巧的大的玻璃,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跟自然可以对话的一种空间场所,同时又可以在下雨天,下雪天照样可以活动的这样一种场地,最主要的还有很多里边室内的一些小品,这又让你丰富了。这是成功的地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