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宽频 > DV风暴 > 正文
胡同是种生态 “胡同拍记组”拍记胡同生活(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16:16 北京晨报

  胡同拍记组 镜头 聚焦鲜鱼口 猛料很多

  夕阳下,一只白猫蹲在尚未完全倒塌的墙头之上,居高临下地回望周围那片灰白色的瓦砾,猫儿一动不动,似乎在凭吊什么,唯有墙头半尺高的蒿草在风中摇摆。这幅画面让拍记组所有人陷入沉默,只剩下一片快门声音。“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拍点片子,给后人留下一个念想儿,让他们知道这里曾经是这样的。”不远处,一辆东风大卡车正在装拆下来的木料,这些梁柱的归宿是河北。

  鲜鱼口一带,民国时期的旅馆、商号、洋货庄、会馆、作坊、银号、寺庙、车行以及老民宅,统统完好地排列在胡同两侧。当年的匾额大多残缺不全,只剩下依稀可见的残迹还在努力地向人们讲述着这里的故事。

  前门地区胡同 逢门必入

  二十几人的拍记队伍在狭窄的胡同内颇为显眼,走走停停,指指点点,有点旅行团的意思。在大江胡同的一家窄小的门脸儿前,张金起特意停下来指着大门外的铁栅栏门告诉大家:“这三层小楼以前是卖干鲜果品的。看见这铁门没有?怎么也得有百年历史了。”正扒门缝往里瞅的时候,大门开了,40来岁女主人原本一脸的不乐意,但一见是“常客”张金起,不但怒容全消,反而将拴门的铁链子打开,让大家尽情拍个够。一片快门声惊动了旁边的美发店,女主人还特意进门去帮忙解释。“进人家院子跟人打个招呼,大多数住家儿挺配合的,还会给你讲讲这院儿里住过什么人,以前是干什么的。不过,被人家轰出来的情况也有。”张金起说前门地区(前门大街以东)60多条胡同、大栅栏(前门大街以西)114条胡同街巷他曾条条走访,逢门必入。“老北京网”的创始人“掌柜的”张巍则在一边提醒新加入的同伴:“能进院儿就争取进院儿”,“拍拍门墩儿、垂柱这样的细节”。

“胡同拍记组”拍摄胡同四百条
悠长而又寂寥的老胡同仅容一人行走

  已拍400条胡同 几十万张照片

  这些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镜头,去年已在五所高校作过展览,今年还将继续巡展。此外,拍记组还希望把数百条胡同影像放到网上,甚至让网友可以通过点击体会推门而入的感觉,再现老北京“天棚、鱼缸、石榴树”的四合院景致。截止到目前,拍记组已经拍摄了约400条胡同的几十万张照片,并用DV将院落结构细细记录下来。此外,还对重要建筑的知情人作采访,详细地记录发生在这些胡同里的悲欢离合。

  胡同拍记组 经历 拍记组被民警“请”进派出所

  “光一个小门牌儿都分好几种:清末的水牌——每天送水的按号送水上门;日本时期的门牌;现在的门牌号码。”就因为这个门牌儿,拍记组被民警“请”进了派出所。

  珠市口东大街上曾有一家名为“同和堂”的中医药店面,人去堂空后,“敬业”的拍记组打算为这家的门牌儿找个归宿。正在卸牌之时,同样敬业的派出所民警将张金起、张巍连同记者一块儿“请”进了派出所。

  民警同志详细询问“拍记组”的活动情况,并做了记录,又耐心地宣讲《治安管理条例》,拍记队的成员则讲《文物保护法》。临走时,张巍还恋恋不舍地围着派出所小四合院内的一个石磨状的石墩左看右看:“这叫‘须弥座’,上面应该还有个香炉之类的东西。清中期的,这么放着可惜了,最好拿玻璃罩起来。”一席话弄得民警哭笑不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进入宽频论坛】【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李毅张磊首部DV作品《倔强》拍摄花絮2006-02-21 11:27:36
我们都曾拥有过的《浮草年华》拍摄花絮2006-02-15 10:40:23
中学生是怎样拍摄DV的—《再见,竹蜻蜓》花絮2006-02-14 10:24:10
DV之路 永无止境《枫林纪念花絮》2006-01-26 10:01:30
《香烟 爱情》拍摄花絮(2)2006-01-17 14:54:29
《香烟 爱情》拍摄花絮2006-01-17 14:54:29
龙氏工作室MV《上天安排》拍摄花絮2006-01-09 11:04:49
北航首部原创长篇DV《让爱永生》花絮2006-01-04 10:13:26
网络爆笑DV《嘻唰唰》花絮2005-12-28 10:54:25

欢迎联系我们,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E-mail:bn@staff.sina.com.cn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