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宽频 > DV风暴 > DV风暴原创访谈栏目《看片说话》 > 正文
“看片说话”郭潇做客新浪DV谈《八十元处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16:04 新浪DV
“看片说话”郭潇做客新浪DV谈《八十元处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16:04 新浪DV

郭潇聊《八十港币的处女》及影像创作  1 2 3
发表评论


郭潇讲述DV创作

  主持人: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DV电影《八十港币的处女》的作者郭潇作客新浪聊天室,与网友聊影片《八十港币的处女》以及当代香港青年影响创作。除了通过电脑参与,您还可以通过手机访问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聊天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3g.sina.com.cn。

  郭潇:大家好。

  主持人:郭潇是我的学长,他之前跟我一起读书的时候,因为在学校致力于影视文化的推动而出名,他在香港即将完成电影电视系的影象创作的课程,首先请他做一个自我介绍。

  郭潇:大家好,我叫郭潇。我原来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生物,因为对影象比较感兴趣,去了香港浸会读电影电视,通过三年的学生,我觉得我在影象制作方面有了一些专业的知识,所以说我毕业之后可能会回到中国大陆,投身电视剧、电视电影的创作中,所以说我从小其实就挺喜欢拍片子的,但是一直没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去学习。所以说经过这三年的学习我觉得我可以,所以就要回来。

  主持人:回来向我们大家贡献。

  郭潇:所以这一次我带来了这次三年的硕士毕业作品,叫铭。

  主持人:我们回到我们的主题,你知道你去年随手拍的习作,《八十港币的处女》,当时在新浪放映后,你可以想象它的反响吗?如果用数字估计,一天的浏览量有多大?可以试着估计一下。

  郭潇:有几百个?

  主持人:你的作品在当日最高峰的时候是7万次访问,这也是我们DV风暴作品里面的一个访问峰值。除了作品本身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这个作品所蕴含的社会话题,才会引起网友们的讨论。我关注这些留言,从去年发布到今天还有评论,有4000条的评论,有些评论肯定是因为这个主题,如果你爱一个人的话,是否在乎她是处女。还有一部分是关于影片的,比如说你在影片中的器材和机位的运用?

  郭潇:从题材上来说,其实这是我很要好的朋友给我推荐的这个故事,我当时觉得非常的好,当时也正好需要拍摄10-15分钟的作业,所以我就用了这个故事,可能我当时也没有征求原作者的同意,之后造成了一些误会,我本身也是非商业的操作。我本身的创作理念拍摄过去DV爱好者没有想过,比较灰色地带、比较边缘的一些题材,而不是拘泥于校园、家庭、亲情这些比较常见的题材,所以我经常会拍一些边缘化的,可能一些人不太愿意正面讲述、讨论的题材,我觉得这个故事本身是非常适合的,从创作上来说,这一个是我去香港拍摄的第二个作业,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具备太多的专业知识,主要是在同班同学协助之下的共同创作。比如灯光的设计、机位、服装、美术、一些剪辑,基本上是一种群策群力的状态。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比较喜欢一些长镜头的事实上是反好莱坞一些商业电影,镜头切得非常碎,让你非常的过瘾,内容多、角度多。我个人喜欢使用一些长时间的镜头,在镜头中多放一些内容,背景、人物、声音,我也非常注意声音的设计,比如说电视机里面的声音,比方说电话铃声、电话留言。我喜欢将一个画面比较静态,内容稍微丰富一些、声音丰富一些,让观众自己去看导演的意图,导演希望观众看的内容、主题是什么。所以可能这一点来说很多人觉得我的片子比较闷,因为镜头数量比较少。镜头与镜头之间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密集,但是这是我个人喜欢的风格。

  主持人:在拍摄的作品中,有没有尝试最长用一个镜头拍多长?有没有想破俄罗斯方舟的记录?

  郭潇:那部电影从头到尾只有一个镜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毕业作品《铭》开头第一个镜头有50秒钟,我相信这在一般性的商业性DV短片中不太多。当然它是一个运动的长镜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50秒,这是我到目前为止尝试拍摄最长的镜头。

  主持人:各位网友,我在这里补充一下,就像郭潇的移动长镜头一样,网友也可以通过手机关注我们聊天的全程,手机访问的网址是3g.sina.com.cn。我们再说回我们的话题,除了对长镜头有了偏爱之外,我觉得我看《八十港币的处女》的时候,我觉得片子的色调应该是做过处理的。

  郭潇:对,说过这个,我之前做过前期的准备,我有一个概念,这个片子分成这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生活非常美好的部分,男女主人公生活非常美满,步步走向婚姻。第二部分是灰暗的,这个男主角出差以后,第三者进入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步步走向了悲剧。我前部分用了柔光镜,所以一般来是画面当中的高光位会比较朦胧,会有一些光散,然后到了后半部分,当第三者出现在他家中,在男主角交底牌的时候就把柔光镜去掉了,对比度加强了,如果细心的观众可以看得出来,当女主角捧着新婚杂志到家里,看着她的男朋友和别的女人在一起相会。那个时候画面是有变化的,从非常阳光到一个灰暗的状态。我为什么要用倒叙的方法,让女主角站在海边回忆这个故事,可能跟我大学学理科有关系,我一直是捧着很理性的制作态度去做感性的故事。我喜欢平衡感,就是每个镜头的长度,这可能是我很偏执的东西,我每个镜头都是很平衡的,比如说6秒6秒6秒,头尾有一个完整的状态,刚开头也是在海边,片尾也是在海边可能是一种平衡,这个可能是我创作中的一个态度。

  主持人:你在创作一部作品的时候这么多用的心思,观众观看你作品的时候都能够体会到吗?或者说你希望他们体会到?还是你觉得尽最大努力,如果真的不能体会到也无所谓?

  郭潇:光从这一部作品来说的话,从我导演角度来说,我蛮失望的,为什么失望呢?因为这个故事本身太出色了,所以说更多的观众会把集中力放在故事主题或者是故事的一个可讨论性上面,但是大家对导演的技巧,对一些技术性的探讨相对来说会比较少一点。其实对我来说,我其实在技术上、技巧上花的时间远远比本子上要多,因为本子本身是成型的,是一个完整的结构性很强的本子。我相对没有花太多的精力。从拍摄过程中、拍摄技巧花的精力更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观众可能觉得我的技巧和精神没有故事本身那么细腻,这个我蛮失望的。从整体来说,我所有的作品花的心思、精力,在香港来说,我觉得还是得到了挺多人的认可的,就是比方说镜头的运用、灯光的运用包括一些滤镜剪辑上的运用,有不少观众是看得到我的心思的,所以我觉得还是值得的。

  主持人:你去香港有三年吗?

  郭潇:两年半。

  主持人:那个时候在上海大家一起拍过的逆行的地铁,那个时候也是作为导演?

  郭潇:编剧和监制。

  主持人:在那种时候,和你在香港三年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一种质的改变,或者你感受到的最大的差异和不同是什么呢?

  郭潇:从创作态度上来说,我觉得分别不大,我一直崇尚拍摄一些边缘、灰色的主题,你想那个时候我们拍《逆行的地铁》主要为了挑战当时的大学教育制度,其实我现在拍《八十港币的处女》其实也是为了挑战一些大家都避而不谈的话题,包括我的毕业作品也是探讨一个人的生活的价值,所以其实我从创作态度上来说,其实我三年前拍《逆行的地铁》,到现在拍《铭》,态度没有太大的变化。观念有一些小小的变化,那个时候我觉得只要有热情,就能够拍出好的作品,我现在的观念可能是有热情还要有专业的知识,这个可能是我最大的区别。有很多东西,比如我听到很多人说,家用DV走进千家万户,每个人都是导演等等,这个都没有错的,但是我觉得从一种影视爱好者创作态度来说,专业才是一个比较高的一种追求。因为比如说灯光,从最早来说,电影就是光与影的艺术,没有灯光的话,其实就没有电影,包括DV是一样,为什么国外拍完DV素材以后,花调色会花很大的精力包括剪辑、配乐等等。除了要有满腔热情之外,真的要有专业的知识来配合你的态度和热情,这样才能创造出让观众很满意的作品,这个可能跟三年前我拍《逆行的地铁》最大的不同。

  我们那个时候拍拿一根长的塑料管,前面绑一个麦克风,是我们做的话筒,我们完全是自然光,没有灯光,房间里面有什么灯就是什么灯,轨道基本上是人力的,手持摄像机,走来走去。

  主持人:一切都是手工作坊的感觉。

  郭潇:比方说在后期我们拍完之后,基本上我印象当中,从头到尾几千个镜头没有调过色的,色温啊,白平衡啊都没有,那个时候没有版权的概念,就拿了当时非常流行的歌曲来配乐,所以说也没有原创音乐,其实这个也是蛮缺憾的。我去香港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说尊重知识产权。

  主持人:你作品中的音乐都是你自己去做的?

  郭潇:对,我从进香港学习到现在,都是找人原创的,这也是在香港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尊重别人也要尊重自己,所以那个时候在《八十港币的处女》在网上的一些误会和争论,我也蛮抱歉的,我真的没有想到这么多人去看,当时只是一个15分钟的作业而已,所以我真的是蛮抱歉的,给新浪带来一些麻烦。

  主持人:其实我想它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毕竟是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因为话题实在是太敏感,网友也是太热衷参与话题的讨论了。作为你本人,你对这个社会话题是怎么看的?

  郭潇:我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我觉得大多数的、正常的,非创作阶段来说,我想我的心态和大部分人是一样的,可能受中国传统封建的影响会比较深,各方面都和大家心态一样。但唯一不同的是,当我从一个普通人站出来作为一个影视创作者的时候,我必须要以一种比较超越生活的态度去看问题。所以说我当时在创作的时候,我当时就觉得这个是很荒谬的一个话题,尤其是我记得原来在饮水思源(交大的论坛)上,这个话题隔几天就成为大家争论的话题,我当时是不能理解的,我们现在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以来,接受那么多新的好的外来文化,在这个观念上还是没有进步,我当时觉得很愤慨,我当时觉得爱情为什么要被这么一个话题所困扰,而且会造成一些很严重的后果,我觉得蛮愤慨的。所以那个时候当我这个朋友给我推荐这个故事之后,我当时觉得一定要拍,一定要让大家对这个观念有一种、产生一种思考,到底它价值在哪里。就是说爱情、处女情结和幸福这几个元素他们的关系,谁占主导的,谁是一个次要的,这个东西当然我也不尝试去回答,不尝试我比你们要领悟得多。至少我在创作那一刻,可让大家产生一些新的思考。

  主持人:你通过这个电影把问题带给大家,并没有回答问题。

  郭潇:我没有能力回答,我只是希望大家理性、客观的思考,不要感情用事的很激动的、不理智的探讨这个问题。

  主持人:你在香港的两年半的学习中,一共拍过多少部作品?

  郭潇:如果说剧情类的话,有四、五部吧,就是纪录片,我们纪录片拍过两部,我们还有做过一分多钟的电脑动画,主要是三类:电脑动画、纪录片和剧情片。

  主持人:这三类作品对你来说创作哪种更得心应手一些,或者你觉得哪一类的作品将来对DV电影来说更油市场?

  郭潇:我觉得对我个人来说,这三类我兴趣都很大,但是从制作难度来说,我觉得剧情片更高一点,其次是电脑动画,然后纪录片从制作难度来说是最低的,当然这并不代表它很容易成功,只不过从制作难度来说是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想拍出一部好的纪录片也是很难的。其实剧情片需要一个很强大的技术团队,比方说很优秀的演员,这个是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的,我一直不明白一些人对好的演员拿更高的片酬会不满。我作为导演来说,我觉得这个现象是太应该了,好的演员对一部作品的帮助太大了,大得你会无法想象。可能会比导演脑海中的人物更加好,所以演员是非常重要的。电脑动画和纪录片都没有演员,所以把这个障碍去除了。还有好的景、拍摄场地,要有好的技术人员,灯光、录音、美术指导等等等等需要很多好的技术支持。

  主持人:基本上是你一个人全包?还是有一个团队?

  郭潇:其实是有,前包不现实。但是团队中的人员都不是太专业,这些支持是不足够的。电脑动画牵扯到的东西相对少,比如两三个人有毅力的话,完成3-5分钟的作品花3个月没有问题。这个是相对制作周期比较短,难度比较低的一个。纪录片主要是一个耗时非常长,因为纪录片某种程度上说它的意义体现在历史性上,比如你拍前后跨越10年的作品会很有震撼力,你跨越100年更有震撼力,但是素材收集非常难。但是你可以兼任导演、制片、前期文案、统筹,基本上从头到尾一个人都包掉的,这个制作难度低,但是很辛苦。

  关于你说对DV的发展,既然家用DV这么普及的话,我觉得纪录片是一个更好的出路。因为我觉得有很多东西是不商业的就是说如果你以一种商业的态度去创作的话,可能没有人看,但是如果以一种爱好用手中的DV去记录一些身边的事情,去揭露一些身边的事情,去探讨一些身边的事情,以纪录片的形式、以写实的形式、以不润色的形式,这样的话,可能对DV爱好者的发展或者说这种DV文化的发展会更加有帮助。因为说老实话,好莱坞的片子太完美了,就是从技术上来说,他们砸2个亿美元去拍一部电影,从视觉来说太完美了,所以拿小的DV几千块钱去拍剧情片跟这些片子做比较是不合理的。但是如果拿一个小的DV去拍一个纪录片,那你和一些国外比较成功的纪录片导演,比如说麦克等等。但是跟他们比就有可比性了,成本都非常低,讲的东西都很另类,都是偷拍,都会引起社会上的一些争议,这就可以比较了。如果拿着手中的土炮跟人家比较没有意义。

  网友::你在拍《八十港币的处女》的时候用的机器是什么?不知道你了解不了解内地的这些专业的影视院校的影象创作的教育情况,想问你觉得香港那边的影象制作专业的教育跟内地的高校有什么不同?

  郭潇:我当时拍《八十港币的处女》用的是Sony专业机DVall250,这个也是我第一次见过那么大的DV机,我去香港之前我也以为DV嘛,就是这样。我去了香港之后跟我们电视台用的Size是一样的,DV非常重。

  至于国内的院校了解不多,但是每年香港会搞一个大中华学生影象大赛,会来自全中国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大中华的概念,我们会有一些交流,对他们的学习对他们的作品也有一定的认识。给我的感觉好象我们中国内地来说,北京电影学院在这方面还是最突出的。还有北京的广播学院,现在叫传媒大学。这两所学院给我印象非常深,他们的教育、人的专业素养,给我的感觉真的是非常高的,我觉得北京在这还是中国比较领先的地方。我是指学生的创作实力,他们作品的水平,大家都看得到的,我觉得北广、北电这两个地方是非常厉害,这是比较表面的。

  从教学来说,香港这一块他们的优势是设备和商业的理念,这在国内是比较缺乏的。据我了解,北电一些传统的院校相对来说教育比较饱受,所以培养出来的导演往往都是拍一些比较可以说比较偏艺术的电影,可能说叫好不叫座,可能和社会、和观众、和娱乐比较远。

  主持人:就是不培养拍商业片的。

  郭潇:对。

  主持人:硬件条件呢?

  郭潇:硬件条件来说,香港资金、各个方面比较充沛,政府也…因为其实电影是香港一个门面,所以政府在这一块的支持非常大,所以说在资金的支持方面,香港是很足够的,据我了解,我们国内的院校他们的设备是很缺乏的,我相信在国内除了北电之外,一般不会有院校可以支持他们拍胶片,其实我们还有拍胶片的机会,所以器材和理念上是一个蛮大的区别,我们的片子老师问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有没有人看,如果你拍出来的片子非常好,社会意识非常强,但是没有人看,那你最好必要拍了。

  主持人:创作的出发点,首先你想有一个东西可以创作,紧接着就想这个东西有没有市场,如果没有市场从学校这边就不主张你们去做。

  郭潇:可能在剧本创作的时候就会给你纠偏,如果写一个本子,会觉得没有人看,会直接地说,你这个片子会没有人看,建议你增加一些商业的元素,可能会以这种方式。

  主持人:我知道好莱坞的电影有一个惯用的套路,20分钟一个高条(音),会不会有这种套路,建议你们加一个模式的元素?

  郭潇:这个倒是没有,但其实我觉得现在的潮流应该是一个叫高概念,由于在国外也好、在香港也好,现在在剧本创作上比较流行高概念。所谓高概念就是一种比较大的概念、比较新的概念、比较特别的概念。简单的就是What is?就简单地把故事的精髓概括出来就算成功了。举一个例子,如果耶稣是一个常人的话会怎么样?就是用一句话就概括出整个电影更吸引人的地方,这就叫高概念。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概念,如果一艘油轮被浪打了180度栽到水里,船里面的人怎么逃生呢?像达芬奇密码也是高概念的东西,比方说如果原来宗教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也有一种叫宗教野史,就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概括出来。

  我这次毕业作品多多少少受这样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在一个月之内连续出了三次车祸会怎么样呢?

  主持人:实在太倒霉了。

  郭潇:可能会用一些What is的感觉吸引观众。

  主持人:你的毕业作品叫《铭》,讲的是什么?是你刚才讲的这个人在一个月内连续出了三次车祸?

  郭潇:不是。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人,不珍惜上天给他的天分,浪费时间、堕落,上天对他惩罚,在惩罚的过程中,他改过自新过,他觉醒,但是上天还是没有饶恕他,当他改过自新,事业蒸蒸日上,感情非常美满的时候,上天还是没有放过他,还是让他在一次意外中离开了人家。还是很灰色的东西。

  主持人:我觉得感觉很唯心。

  郭潇:我表达的是一个《铭》,《铭》是座右铭、铭记在心的东西,我是拍给自己看,让我自己永远记得珍惜时间、把握机会,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有很多事情你做错了,你后悔了,你堕落了,很有可能你将来没有机会挽回的。其实我有些时候想拍一些作品来警示自己,我希望能对观众产生一些思考。不敢说立志,希望大家有一些思考,就是我现在在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有哪些东西是荒废了的,但事实上这些东西是很宝贵的,当我回过头来捡起的时候已经晚了。我有这种概念,我这次毕业作品野心比较大,尝试讲述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有点杂。

  主持人:有多长?

  郭潇:29分钟。除去片头、片尾实实在在的内容也就20分钟出头,可能会比较杂乱,毕竟可能最后一次作为学生拍作业,所以想讲多一些,这也讲那也讲,可能内容多了比较杂,所以很难概括。

  主持人:因为我在网上了解到,之前你拍过两个作品,一个叫Out Life,还有另外一个。

  郭潇:这个名字我是改过的就是先拍完,之前有一个暂定名,拍完觉得名字跟故事不贴切,会改名。

  主持人:每次拍电影都会这样吗?

  郭潇:大多数的创作者会这样做,因为其实剧本和拍出来的东西永远是有距离的,导演所追求的就是剧本和拍出来的片子的距离越来越小,但我相信永远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我相信好莱坞他们在拍片之前有一本所谓的Story book,他们在这种体制下拍出来都不完全一样,所以拍完了再改名字,很正常,因为可能会事后补一个更贴切的名字。

  我之前拍的两个习作,有一部叫,我最后的名字叫A beautifull Cry,是一个美丽的犯罪,我当时看了一个韩国的一部电影,是事隔多年报仇的,他的片子是两条报仇线交替进行。我是没法跟人家比,我是想尝试了这种电影,所以叫这个名字,我作为创作者非常的同情电影主人公。因为场地的原因没有办法有真实的场景,包括道具、枪支就去买玩具,因为枪不能真的开,所以比较一种投机取巧的办法。我觉得这个片子拍得不错,因为美术、道具、服装上的限制,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

  还有一部片子的名字我最后改成了叫………,名字我忘了,因为那一部是唯一一部用胶片拍的16mm的胶片拍的,那部电影其实到现在为止没有完成,其实是因为我们拍胶片经验比较匮乏。DV太简单了,视频和音频合而为一,但是胶片音频和视频分开,电影胶片只管画面,数字录音机要录音,两个要同步。我负责收音组这个人经验比较少,所以就导致整个画面60%都没有声音,对白没有声音,环境声没有声音,所以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办法、没有空把声音配上去重新做。这部作品也是我第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片子,我自己担任男主角,找了非常长时间没有找到合适的演员,我就自己做演员拍,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就是千万不要这样做,千万不要自编自导自演,我觉得除了像姜文、徐静蕾本身演员素养很高的,本身在演员这一块很优秀的演员尝试自编自导自演还行,对于像我这种演员的功力几乎的没有的人千万不要这么做。因为当别人拍我的时候,我要考虑我要哭我要笑,但是我脑子另外一边脑子想这个镜头的景别是什么,是特写还是中景前景?非常混乱。所以我得到的经验就是千万不要这样做。

  主持人:一心不能二用。

  现在又回到你的毕业这部作品,你刚刚跟网友说,今天也把这部作品带给我们了,我想不久以后新浪网友会在新浪DV的这部作品。今天跟郭潇跟大家聊了这么多,可能你们以后学到的东西,即使你毕业了,在社会上也会学到更多的东西,不管怎么样,我反正就记住一句话,一心绝对不能二用。

  郭潇:要抱着专业的态度,光有热情还不够。

  主持人:今天的老天就到这里,跟大家说再见了,我们下次再见。

  郭潇:再见。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会员代号: 密码:
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视频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DV风暴原创访谈栏目《看片说话》专题
 相关链接
  “看片说话”万玛才旦聊《静静的嘛呢石》实录2006年05月18日20:13
“看片说话”万玛才旦聊《静静的嘛呢石》实录2006-05-18 20:13:29
“看片说话”汪士卿做客谈《北京非典》实录2006-05-11 16:56:28
“看片说话”张小兵做客新浪DV谈《胡同串子》2006-04-27 14:13:30
《看片说话3》:展望戛纳 重在学习2006-04-20 14:22:58
看片说话:《套子》导演韩延介绍拍片过程2006-04-19 19:12:45
看片说话:韩延与戴睿的相识2006-04-19 19:12:45
看片说话:《套子》成本只有三万多块2006-04-19 19:12:45
看片说话:戴睿——影片的投入与效果未必成正比2006-04-19 19:12:45
看片说话:韩延——观众的感受很重要2006-04-19 19:12:45
看片说话:韩延阐述片中部分镜头的拍摄含义2006-04-19 19:12:45
“看片说话”韩延做客新浪DV谈《套子》2006-04-19 19:12:45
《看片说话》第二期:情人节DV大赛回顾2005-06-24 10:51:45
《看片说话》第一期:新年DV大赛回顾2005-06-03 15:10:35
《看片说话》第一期:新年DV大赛回顾2005-06-03 09:45:31
郭潇25日13:30聊《八十港币的处女》及影像创作2006-05-24 11:37:46
网络DV剧《八十港币的处女》2005-04-20 15:58:27

欢迎联系我们,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E-mail:bn@staff.sina.com.cn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