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宽频 > DV风暴 > DV风暴原创访谈栏目《看片说话》 > 正文
“看片说话”张小兵做客新浪DV谈《胡同串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14:13 新浪DV
“看片说话”张小兵做客新浪DV谈《胡同串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14:13 新浪DV

张小兵聊《胡同串子》及新片计划  1 2 3
发表评论


《胡同窜子》导演张小兵做客新浪DV

  《胡同窜子》是中国首批DV剧情长片之一,拍摄于2003年冬,讲述了一个从小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男孩和一个发廊女凄美的感情故事。剧组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许多热心人的帮助下,完成了《胡同窜子》的拍摄,实现了张小兵一直以来的关于电影的梦想。

  聊天嘉宾:张小兵 DV导演,独立制片人,因在影片《顽主》中的偶然出演而与电影结缘。

  主持人: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又来到我们新浪的嘉宾聊天室。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独立制片人、导演张小兵先生,欢迎张先生的到来。今天这期节目也是今年《DV风暴》“看片说话”的第一期。我们今天请张先生来主要是谈他之前拍过的一部在网上非常有影响力的电影《胡同串子》,以及他近期拍摄新片的计划。整个今天的聊天过程您除了在网上关注之外,还可以通过手机在移动中关注新浪的DV聊天。手机访问新浪网的地址是3g.sina.com.cn

  开始我们今天的第一个话题,首先张先生,我跟您也是老朋友了。我跟您认识也是因为您的这部片子《胡同串子》。这部片子其实在刚拿到的时候,可以说带给我的震撼是挺大的,因为我不知道网友在看过之后的感觉是不是这样,我刚看完这部片子的时候,首先是您一次一次打电话来投稿的诚意,因为当时还跟您没有见过面,我对您有一定的好奇。另外,我看完这部片子以后的好奇就更多了,我相信网友肯定也有比我还多的话题,对您和对这个片子的。您能不能先给我们讲一下您这个片子的故事?

  张小兵:好,2003年的时候,我在展会上看到了DV机器,而且知道DV机器具有类似电影的拍摄功能,25P的格式。当时《DV@时代》杂志的主编吕尚伟先生跟我讲,这台机器的出现将能圆了你的电影梦。我看这台机器很小,但是那种对电影的热爱还是抑制不住,所以我就自己拿了的两万多块钱买了这台机器,回来以后就在家先看着这台机器,还不知道下边拍什么。坐在办公室桌子上看着这台机器,大概很长时间终于想明白了,动手拍一个我熟悉的生活里面的故事。我从小就在胡同里,那会儿为了考美术学院,老在胡同里画速写,我对前门的胡同特别有感触。

  主持人:您是老北京?

  张小兵:也不算老北京,但是我在胡同生活过7年。最早的初衷我是想拍纪录片,但是想对电影的喜爱,老想加故事变成电影,因为这台机器具有25P类似电影的功能,所以我就往这里边加故事,想了一个爱情的故事,放到我熟悉的前门的胡同里。这样我就想追求一种具有纪录片样式的剧情片,因为我更多是觉得胡同里的真实百年老胡同的沧桑感,逝去的过去的繁华,有很多历史的东西都能在前门的胡同里反映出来。这样就开始找志同道合的哥们,没想到聚齐了很多人,最后剧组将近30号人,都是热爱电影的人,而且都不计报酬,大腕演员用不起,而且人家也看不起DV,2003年说你能用DV拍出电影,还没人信,都认为是旅游用的东西。但是我有信心,包括招来的哥们儿、姐们儿也相信,这能拍出具有电影质感的,DV电影。

  主持人:灵感怎么来的?

  张小兵:来源于我对电影的热爱,我最早接触电影是导演米家山拍的《顽主》,我在美术学院画画,正好看到米导演拍电影,看到我挺时尚的,让我拍电影,给一个大特写,没台词,我当时也没问有盒饭没有,上没上名字,不懂。过来一位现在的知名演员——葛优,我正好给他搭了一台戏,就给我一个大特写,但是群众演员名单没我。但是现在一点也不遗憾,从那次以后我就真正特别的喜欢电影。

  主持人:等于是一次误打撞的机会使您接触了电影。

  张小兵:我当时想能不能考电影学院,但是后来还是考了工艺美院,紧接着又做电影的美术,又接触这一行。所以,对电影的操作拍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并不是百分之百纯没接触过,所以自己搭个班子,自筹资金,我哥哥资助了我10万块钱,凑起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就在前门胡同里拍这个故事。挺过瘾,困难很多。

  主持人:都哪些困难?

  张小兵:当然首先来的就是资金和演员这方面,演员都是群众演员,没演过戏,很难调教,很难讲,只能拍完回去看回放,才能找出大家的问题和毛病。

  主持人:每一场都需要经过修整?

  张小兵:头三天是这样,进度很慢,每天晚上要讲评。但是三天以后这些孩子开始进入状态了,因为这些孩子从镜头里看到了自己,原来是这样,我演的太差了,我怎么这么蠢,我怎么这么不会演戏,慢慢就开始调整好,然后也开始觉得这东西真像电影,完全能拍出电影的感觉,就开始尊重这个,就开始全身心投入。

  主持人:这些演员是你从哪儿找到的?

  张小兵:真是托朋友,互相托,大家都猛推荐,谁谁要导一个什么片子,你挺适合,去试试,跟导演谈谈。

  主持人:他们之前有过拍电影的经历吗?

  张小兵:没有,但是一问全都喜欢电影,都能说出一连串自己喜爱的演员包括作品。我一看他们热爱电影掌握的知识不差于上电影学院大一大二学校掌握的知识。

  主持人:等于是从导演到演员是一群电影爱好者在一起,据我之前的了解,条件还不是那么完善,不管是资金还是整个剧组的生活条件,中间还遇到了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小插曲,一会儿让您慢慢介绍。这一群非常不容易的人凑在一起拍了非常好的片子,您当时想过拍一个长片吗?

  张小兵:当时想过用这种材料,虽然是DV这个器材,但是一定努力按照电影状态去拍。拍完了肯定叫“DV电影”,不可能叫纯35毫米的胶片电影,不会的。但是我自己坚信,影像艺术、电影艺术不能局限于胶片艺术,DV这个材质只要你叙述的故事好,你掌握了它很多技术含量,发挥了它的特质以后,它就是一部好的电影作品,无非是材料不同、介质不同。所以,我到今天还在努力用各式各样新出品牌的DV机器,努力再去拍DV电影。

  主持人:您觉得您在拍摄电影的这条道路上,至少用DV这个工具,大概还会走多久?或者是您觉得您什么样的梦想实现了之后,您可能开始往胶片这一类的兴趣上走?

  张小兵:这可能又是我的一个愿望。因为在实现电影胶片的电影化的拍摄上,大家都知道它需要资金,它需要更加严谨的工艺流程。首先就是像一些大导演都有几亿的资金,对于我们这些热爱电影的边缘电影人,我自己称自己为二手电影导演,因为我是美术学院毕业的,不是电影学院科班出来的,我笑自己是二手导演。对于我们这种边缘导演来说资金是一大部分,可能是人家上亿资金的大导演们留下点缝,不小心从手缝里浪费点钱,浪费几百万的场景费,就够实现自己的电影梦。所以,我坚信自己继续用DV去拍电影,慢慢慢慢去赢得拍真正胶片电影的机会。这个条件一切的一切是靠自己创造出来的。等到电影环境良好的那一天,会有投资公司选择新的导演,新的一些电影人。我已经有一些DV作品了,包括一些热爱DV的年轻人,他们也有一些DV作品了,会给新的电影投资人一些新的选择,他们可能会选择,哦,还有这么一批热爱电影的人,这么执着,而且他们不是传统的电影叙述方式,可能带着中国电影一种新的视角、新的语言,我们干吗不把资金投给这些人去丰富中国电影呢?去给中国电影一个新的语言领域呢?所以我有信心。

  主持人:您知道一般我们说的DV电影这个东西,可能大家一提到DV电影会想到我关注的题材都是一些小众的、边缘的题材,包括您的这部《胡同串子》,在影片当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比如追杀、激情戏,或者是一些很边缘的话题。因为整个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也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但是整个作品我觉得京味特别足,不管是您的取景还是演员的对白。我很想知道您当初在构思这个影片的时候,后面您也跟我沟通过,前门那一带老城区您对它的感情非常深,而且现在基本上能够保留下来的东西不是很多了,您希望通过这部影片作为一种继续,把这些京味给保留下来。您当时拍摄这个电影的时候,您是希望电影能够保持京城老的特色、原始的风貌,还是主要为了体现边缘小人物的生活?

  张小兵:这可能是我在这部片子里第一次拍摄电影长片里面犯的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就是两边游离,我一边是想去用纪录片方式把百年沧桑的前门八大胡同记录到我的影像里。但是又纯纪录片我不甘心,我又想做一部DV电影,那就要有故事在里边,我就自己加了一个故事揉在这里边。最后片子剪完了就会导致网友后来很多评论,大家都觉得基本不错,也感受到了京味和纪录片带给大家的视觉冲击力,原生态的东西都感觉到了,但是故事又显得有点太闷长了,有点拖沓,有点长。因为我把这个片子帖到网上,也是想尝试一种网络电影创作的方式,别导演一个人说了算,完成片子放在网上你爱看不看,就强塞给你了。我是想通过网络这一新的网络视觉平台能够跟网友有一种互动,让大家对我的片子提出一些意见和修改方式,包括故事的走向、人物命运的走向,然后再做第二次的剪接完成版。果然我这个目的实现了,不但在新浪网上有很多网友积极参与对片子的评论,给了很多中肯的意见,而且还搞了一次线下的网友座谈交流。因为大家都见面了,提的问题就更尖锐了,都点到了我这部片子致命的弱点。

  主持人:什么弱点?

  张小兵:弱点是确实叙事有点散,拍摄技巧这方面都没有问题,演员的表演也给了比较肯定的评价。这样我就请了一个剪电影的电影剪接师。

  主持人:是一个专业的剪接师。

  张小兵:专业的。她看了我的片子也觉得很新奇,因为她是学电影的,发现我这里面很多东西跟学院派不一样,很有点特殊的味道,她很高兴,她说我愿意给你剪这一版。最后我们结合了网友的这些意见,包括专业剪接师自己的一些观点,将这个片子108分钟这么长的长片,太长的长片,终于剪了200多剪子,剪成了89分钟,最后定版是89分钟,剪了很多。但是再看这部片子,我觉得确实比我原来自己的创作水平提高了一大块,这是靠大家的帮助,实现了通过网络平台跟网友、观众互动完成作品的形式、尝试。可能我的片子也是第一次用这种方式尝试的。我今天就带来了剪好以后的89分钟最后的这一版,准备交给新浪,让大家再帖上来,给网友们一个交代。确实我把这部片子按照大家的意见改了一版,对我自己来说,对影片来说确实上了一个大台阶。而且剪完以后故事性更加顺畅,人物命运的贯穿更加明确这条主线。所以,我很欣慰这部借钱拍的片子终于越来越像电影。

  主持人:这部片子您刚才说是您借钱来拍的是吗?

  张小兵:对。

  主持人:是您的第一部作品吗?

  张小兵:是我的第一部DV电影作品,完全是独立制片,自己写的故事,自己导,因为资金方面,能少请人就少请人,是我,是我,都是我,因为没办法,资金限制,所以这部片子我到今天才说我完成了一部DV电影。我现在开始准备走下一部电影。

  主持人:《胡同串子》花费了您多久的时间,从策划到完片。

  张小兵:2年半,2003年的12月份开始拍,中间剪完了以后放出来以后就请专家看,那会儿新浪好像还没有网络视频这一块。后来我知道了新浪有这一块以后就跟你联系,请你不断为影片帮忙。

  主持人:因为它本身是一部好片子,它在网上播出以后引起的反响也很大。现在有很多网友向您提问,有关注您本身的,还有关注这部片子的。

  网友:我之前还看过一个电视专题片,是关于您的我感觉后期制作是有一定的功底,特别是用机器的拍摄,大部分用的是自动变焦,前期的素材这种表现手法我也很感兴趣。在具体的细节问题上感觉非常牛,您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

  网友:支持小兵,他是一个老小孩。

  主持人:您接近中年了,但是自己还是走这一条拍摄DV作品的追求,所以很多人管您叫老愤青。您在胡同里生活的那些经历给您身上的烙印多不多?

  张小兵:很多很多,一个人的生存环境,特别是在他小的时候,会影响他一生当中的某些思维方式、某些自己的情感。所以,我有这种想法,特别想把我小时候生活在7年胡同的经历,那种胡同的状态,和生活在胡同里的人用一个故事,用一种影像,一千多幅流动的画面表达出来。因为我觉得人类社会生存是一个金字塔型,所谓高贵的人、白领、有钱的人,或者叫政治家、决策者,人家是塔尖,他们是少而精,是精英,但是真正的人民大众是金字塔的底座,底层人物,社会最基础层的人是千千万万的,他们的故事是最能打动人的,是最能共鸣的。很多热爱文艺和热爱电影的年轻人从小生活的就是大众环境,就是普普通通人家,但是不知道从小那根血管里就流淌着对艺术的热爱,就导致他奔着这条路追求艺术。

  主持人:接下来的下一部作品关注的还是小人物吗?

  张小兵:下一部作品我就变了。

  主持人:变成什么样了?

  张小兵:同样是社会普通层,但不是年轻人了,这回我想写一个退休的老职工,50岁到60岁之间退休以后的老人们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回味,然后再反映这个老人最后在自己退休生活改变的那一瞬间,他开始明白,他想追求一个梦,这个梦是他一生都忽略了,是他6岁的一个梦,就是想做画家,但是也一生他就这么平淡过来了,没实现他一个人的梦想,就像我们常规里说这人真老实,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很多老百姓这一生都是这样。包括现在新浪对面这一屋子年轻人的父母都是这样。但是他们有没有过梦想?我相信每个人在他小的时候都曾经有过自己的梦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被埋掉了、淡化了、遗忘了。我写的这故事就是这个老人想起自己六岁时候的一个梦想,但是当时这个梦想被歇回去了,那是故事,不好再展开来讲。但是今天突然醒悟到了,我到干一件事,要实现我的梦想,就来到了一个画家村,在和小卖部小伙子和女朋友的结缘当中,在他俩特殊的支持下,老人实现了自己的梦,但是最后老人又由于种种的内心世界人性的矛盾和人性的反思当中,他又亲手毁了自己的梦想。

  主持人:整部影片是想表现的是您说的前面的阶段还是后面的阶段?

  张小兵:后面,戏的重点是在后面的阶段,小卖部年轻小伙子和他的女朋友、老人三个人的故事展开,很人性化。

  主持人:片子开了吗?

  张小兵:资金筹到了,男演员也有了,最困难的是女一号,看来选择起来还稍微难一点。难点在哪儿呢?我因为是画画出身的导演,纯学美术出身的导演,我想发挥我自己的优势,我想有机会能尽量去努力拍出中国风格的情色电影。

  主持人:是这个片子吗?

  张小兵:我是为拍情色电影的一个铺垫,这部电影跟情色没有关系,但是它却跟绘画艺术、人体模特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这个女模特,所以女演员很难选,我们给了很多电影学院和中戏毕业优秀的演员苗子打电话,他们都听到这个消息,有这种情景和这种戏以后。

  主持人:开始犹豫?

  张小兵:对,说能不能找替身,都是这个话。我心里话说,这是电影艺术,我是很严肃的去塑造这个女一号,她是很唯美的,你要找替身,谁来敢演这个替身,我就直接请替身了,因为我首先被替身的勇气打动了,她是不是演员我不在乎了,我可以调她的戏。我今天带来几本书,这是韩国情爱电影,居然中国的影迷都已经写了这么厚厚一本书,有几十部情爱电影的片子,在国际上获得很大的奖。

  主持人:看来您今天有备而来。

  张小兵:对,中国情爱电影什么时候能出呢?首先有作品,才能写书,这部作品谁来做呢?我是美术画画出身的导演,我先努力尝试。我曾经在一张报纸上两年前看到这么一篇文章,我就把这张报纸给留下来了。

  主持人:我给大家读一下这篇文章,叫《期待中国电影七扇门的洞开》。

  张小兵:报纸的意思是当听到我们要抓紧电影促进法时非常之激动,文章觉得我们有七扇门、七个题材。

  主持人:哪七类题材。

  张小兵:应该是中国电影导演努力完成的,第一是校园题材。我们校园题材,它觉得说不上几部,而且都没能真实地表达中国大学生生存的状态和心路历程,所以说我们只能期待着那些拿着DV机穿梭校园中的下一代电影人,说得真好。我都已经40岁了,我还拿着DV在勇于创作。我一看新浪网和其它DV电影的网上,参与DV果然像它说的全都是大学生。所以,我一直坚信中国热爱电影的人太多了,中国电影市场其实是非常好的市场。而且中国电影的草根电影,叫DV影像,这支队伍恰恰是大学生为主,大家是知识分子、文化人,他们创作出来的影像,我坚信是有一定艺术含量的。

  主持人:七类题材里其中有一类我想您指的是第五类,情色题材,它在后面还特意标注不是色情电影。

  张小兵:对,大家注意情色电影绝对不是色情电影,情色电影是反映人类情感、爱情的一个必然阶段。每个人都要经历自己的青春期,青春是什么?青春就是不断的自我矛盾,不断有冲突,不断要有可能越轨,不断有生命的激情和呼唤,不断地寻求珍爱,不断地探索东西,青春是一个最伟大的阶段,每一个人的青春期都是最可爱的。所以,我觉得青春跟情色电影、情爱电影应该是能够融在一起的。

  主持人:您这部片子,除了您刚刚说的您想通过镜头里面来表达这个,至少为您以后的梦想做一个铺垫之外,最主要的一个主题是想表达什么?是想表达人到暮年的时候,哪怕这一辈子再平凡、再无为,但是终于能够有一次追求梦想,并且实现梦想的过程的机会吗?

  张小兵:你已经把我要说的都说了,完全是这样,真是这样。主持人已经说了主题思想。

  主持人:听了您说了这么多,我理解应该是这样的内容。

  张小兵:对,完全是这样。

  主持人:这位老人除了最后的梦想之外,这医生的职业是什么?

  张小兵:平凡,我按照没有圈定他的职业,但是有一条,他是极平凡极平凡,他可能是一个锅炉工,可能是一个城市供暖设施里边的一个负责看皮带运煤的工人,可能是一个办公室工会里的干事,一生都在写标语,抓计划生育,抓五讲四美,像现在提倡的八荣八耻,就是这么一个角色。就像你们的父母在一个平凡的城市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一模一样,贴近更多的人,让他们有共鸣,让他们感觉有我的影子,或者是我父亲的影子,就是这样。

  主持人:这部影片当中您还是希望采用跟上一部《胡同串子》镜头一样的风格,还是色彩、镜头的运用上?

  张小兵:肯定会有,上一次电影动感强,移动镜头、长镜头比较多,而且色调比较冷,冷灰冷灰的。这部片子我想以稳,稳是第一个要求。

  主持人:稳是在哪些方面?

  张小兵:不露声色,摄影还有导演参与创作都要不露声色,用镜头里的一切展示人物的生命历程,演员带给我们的人物,包括这个小院,包括农村的一头驴,包括农村的大叔、大妈,包括农村的一只喜鹊、几棵树、一个麦地,这一切一切是有生命的,我的镜头要服务于人这一生对自己思考的过程,要内心世界。所以,镜头要服务于所有的环境里的生命因素。

  主持人:听到您说到这儿又想一个问题,不知道该不该问这个问题,因为这个片子还没有拍。您刚才说到镜头运用,是不是以后我们有机会看到这个作片,这个镜头的视角代表的是要有主人公这个老年人的主观色彩?当您的镜头拍到周围场景的时候,比如说拍到画家村或者是拍到他生活的景或者人的时候,在感情色彩上都会能够让人体会到这是这个主人公心态所体现出来的一些东西。

  张小兵:您问的太专业了,问到导演的创作问题,问的真深,这是这两天我不断思索,还在游离,最重要的导演创作手段的问题。到底是全片镜头服务于男一号,这个退休职工老吴的内心主观?还是我这个镜头作为一个旁观者不露痕迹的在记录他的这一段寻梦的过程。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你问的很准确,很直接到位,我现在还在想,还没想定,是因为女一号现在还没定。女一号没定,我就没办法把这几个人放在一起去通篇考虑。女一号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我现在只能希望能够所有那些勇敢的做人体模特的,包括给摄影师做人体与风光,拍这些的模特儿,和给美术学院做人体模特的女孩儿,希望她们能大胆参与我这部片子女一号的竞选。我带的这几本书都是摄影师拍的“人体与自然”,在水乡,在周庄这一带,人体与环境拍得非常好。而且我特别钦佩这些女模特儿。

  主持人:非常有勇气。

  张小兵:对,他们对这种人体艺术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承受的社会负担、心理压力,如果她们来演,我会给他们一次很好的回报,因为我让她们电影化。我希望让这些勇敢的人体模特,你们都给摄影师拍了35毫米的胶片,也希望拍摄这部电影的女一号。

  主持人:这部片子长度多少?

  张小兵:95分钟左右。

  主持人:比上一部片子短了一些。

  张小兵:短了一些,不能太长。

  主持人:有没有可能再剪10几分钟?

  张小兵:那我先剪,再给大家剪,我第一次拍电影犯了一个错误,什么都舍不得剪,舍不得的结果就是珠子串不到一块儿了,就串乱了,现在靠广大网友和电影剪接师的帮助,珠子可以串在一起成为项链了。

  主持人:这部片子的名定了吗?

  张小兵:暂定《这张老脸》。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呢?这带有一定网络性。因为常规电影名字取的好像都很完整,就是电影化的名字。我这个名字叫网络化的名字。

  主持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张小兵:因为DV电影目前主力的展示市场就是网络视频,是网络视频这一介质的出现给DV电影带来了百花齐放。所以,我起的这个名字还是往网络上靠一点,让网民们看着很有意思,很有吸引力。

  主持人:指的是老吴的这张老脸?

  张小兵:对,这张老脸,人活一张脸,这是中国人常说的,得给我点面子,我得有面。中国人太注意脸面了,导致很多东西不实在。而老吴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人生,是能拉下自己这张老脸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是这么一段过程。

  主持人:是之前他那大半生都没拉下脸,或者是没拉下脸做他喜欢做的事吗?

  张小兵:没有,他前半生恰恰是太顾忌他这一张脸,是为别人活的,是给别人看的这一张脸,实际上代表了广大中国的这一张脸,为别人活着,天天注意别人怎么看他、说他,而从来没有静下心来看自己怎么活,自己有没有梦想,自己怎么实现这个梦想,是这样。

  主持人:片中除了男一号之外还有女一号,还有您刚才说算是跟他忘年交的男孩,可能也许还会拍摄一些其他的这些在画家村生活的青年画家,或者是追求艺术的这些年轻人,像他们的生活状态跟这个主题,这张老脸有什么关系?是起反衬的作用?还是跟老吴这个人一样?男一号老吴看到周围这些人,年轻的时候就有勇气追求他们想要的东西?

  张小兵:片中除了男一号之外还有女一号,还有您刚才说算是跟他忘年交的男孩,可能也许还会拍摄一些其他的这些在画家村生活的青年画家,或者是追求艺术的这些年轻人,像他们的生活状态跟这个主题,这张老脸有什么关系?是起反衬的作用?还是跟老吴这个人一样?男一号老吴看到周围这些人,年轻的时候就有勇气追求他们想要的东西?

  主持人:对。

  张小兵:我倾向单纯,我不想再把这个故事加很多旁枝,过多的引到其他的周围环境去。因为我觉得现在在宋庄的那些艺术家生活,有一千多个画家在那儿,一千多人就有一千多个故事。

  主持人:你已经去那儿了解过?

  张小兵:我已经去过。而且非常巧,我设想的老吴就是在小卖部小伙子帮助下在宋庄落了角。昨天去看,因为人生地不熟,不认识,就停在村口的小卖部,问小卖部的主人,是男的,抱着他的女儿,很热情,画家,我知道,我带你去,昨天刚来一个,我给他介绍到村里谁谁谁的房子,他已经住下了。我一听跟我的故事完全一样,我们顺着他的介绍到了这家人,是从西安来的一个画家,已经60岁了,说我一生就是想画画,我在西安呆烦了,受不了,知道北京有一个画家村,不为卖花,不为别的,就是老了在这儿画画就行了,把那特别脏的院子推了三层土出去,收拾了终于小院干净了,把自己几捆画都搬来了。我一看跟我的故事一模一样,男演员老吴也去了,我说你快来看,你的原型就在这儿。

  主持人:看来艺术来源于生活一点都没错。

  张小兵:有梦的人何止一个两个,有千千万万,只是有的人老了不敢迈出这一步追求自己的梦想。但是还有执着的人,而这些执着的人我发现是艺术召唤着他们敢于最后再追求梦想,所以艺术这个东西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一个精神境界的东西。

  主持人:您这部片子打算再拍多长时间?两年半?

  张小兵:别,别,可别再像《胡同串子》那样没有很好的环境,但是终于《胡同串子》在两年后在新浪的视频上终于播出了,赶上了这个好时候。而且现在是DV影像创作比较好的环境下。所以,我希望这部片子创作出来以后也是首先争取网友的创作意见,大家敞开来批评,支招,我再调整一次,还是用这种网络的方式。因为既然网络有这种功能,既然我们是二手导演,就用一种跟学院派电影创作的第几代第几代大师们不一样的方式,我们尝试网络化的方式,然后能够很快的让大家喜爱,看到、喜爱和指点这部影片。

  主持人:大概会在今年的年底?您这部片子整个影片的题材大概时间范围是多长?

  张小兵:拍摄周期20天,后期再用50天,大概两个月到三个月。

  主持人:结束的时候应该是夏天转到秋天的时候了?

  张小兵:对。

  主持人:是一个丰收的时候。

  张小兵:其实秋天在农村是最美的时候,但是春天也很可爱,嫩绿嫩绿,到处都是充满生机。在老吴寻找生命最后蠢蠢欲动的概念上也吻合。

  主持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丰收的季节我想应该丰收的不光是您的这部作品,可能对于您口中提到的“草根影像”也是一个丰收。当然首先因为您的这部作品问世,但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像您这样的DV创作者还有很多。我想到那个时候应该是DV爱好者或者是这些在电影道路上奋斗的这些老演员,老愤青也好,小愤青也好的一个愿望。

  我们今天的聊天就到这里,希望关注新浪DV风暴的网友以后继续关注我们的报道。对于张小兵的《这张老脸》,我们还会一点点为大家揭开《这张老脸》的面容。

  今天的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

  张小兵:谢谢。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会员代号: 密码:
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视频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DV风暴原创访谈栏目《看片说话》专题
 相关链接
  《看片说话3》:展望戛纳 重在学习2006年04月20日14:22
  “看片说话”韩延做客新浪DV谈《套子》2006年04月19日19:12
  看片说话:韩延与戴睿的相识2006年04月19日19:12
  看片说话:韩延阐述片中部分镜头的拍摄含义2006年04月19日19:12
  看片说话:韩延——观众的感受很重要2006年04月19日19:12
  看片说话:戴睿——影片的投入与效果未必成正比2006年04月19日19:12
  看片说话:《套子》成本只有三万多块2006年04月19日19:12
  看片说话:《套子》导演韩延介绍拍片过程2006年04月19日19:12
“挣扎中爆发的力量”——记《胡同窜子》2005-10-28 13:20:24
我曾经是个《胡同窜子》2005-10-28 09:55:48
新浪DV俱乐部-张小兵2006-03-30 19:31:38
我们的DV我们的生活 新浪DV巡讲北京体育大学站2006-04-26 18:08:55
新浪缘爱DV作品征集 10万元重奖等你拿2006-04-21 11:22:37
“看片说话”韩延做客新浪DV谈《套子》2006-04-19 19:12:45
灾难性科幻DV短剧《挣脱》2006-04-17 16:52:52
“合肥百盛”杯第二届电视DV公益宣传短片大赛2006-04-17 13:35:35
DV公益短片大赛《爱我就给我自由吧》2006-04-17 11:31:35
DV公益短片大赛《珍惜水资源》2006-04-17 11:26:44
草根DV电影的重要人物——就等你啦!2006-04-17 10:36:14
DV公益短片大赛《生物进化》2006-04-14 16:09:42

欢迎联系我们,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E-mail:bn@staff.sina.com.cn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