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宽频 > 正文
明日揭幕 百部纪录片云集广州“待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14:52 南方网

  早在去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主办者就有意给活动冠以“纪录片大会”或“纪录片节”之名,只是未得到国家广电总局的批准而只能称为“纪录片学术研讨会”,但其英文名一直是“Internation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今年由“学术研讨会”变成“大会”,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活动增加了纪录片交易这一环节。而这一名称上的变化意味深长——如获成功,活动很可能进一步更名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并设立永久性的金羊奖。为此,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将继续以实力和能力来争取将自己办成继金钟奖、金狮奖之后又一个永久落户广州的大型权威性文化活动。

  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明日至12日将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与上届不同的是,本次大会首次在国内引进了“纪录片市场”的概念。

  本次大会由国家广电总局外事司、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广州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广州电视台联合主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会将致力于发行渠道的开拓,首次在国内构筑纪录片的国际交易平台,首次在国内创造国际购片机构和中国制片人直接对话的机会,让中国纪录片以各种方式走出国门。

  市场成为制约发展瓶颈

  以往国内各种电影节、电视节,销量最好的往往是故事片和电视剧,而纪录片则是最难卖的!因此,谁都不愿意费力不讨好地去建立纪录片交易平台,由此形成我国高端电视文化建设的一大空白。

  然而,目前的困境并不代表中国纪录片没有市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国外探索、人文类纪录片和《寻找他乡的故事》、《留学日本》、《话说长江》等中国纪录片在国内的热播,波兰克拉克夫纪录片节、德国莱比锡纪录片节上中国纪录片的大热,都表明中国纪录片有需求和发展空间。症结在于市场交易已成为制约中国纪录片发展的“瓶颈”,使作品的精神追求与收视率长期成为两块相互牵扯的伤疤。

  建中国纪录片交易平台

  本次大会首次按照“国际纪录片交易市场”规则,建立起中国惟一初具规模并合乎国际惯例的纪录片交易平台,致力打造一个纪录片投资、制作、销售、播放及后产品开发的市场链条。

  大会广邀国内外纪录片投资和电视播放机构以买家身份参加,让更多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买家接触中国的纪录片及其制作机构和制作人。截至目前为止,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计划邀请的买家包括法国电视5台、德国DEUTSHE WELLE电视台、俄罗斯电视台、美国PBS电视台、加拿大电视机构、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墨西哥电视机构、日本NHK、澳大利亚ABC电视台、新西兰电视机构和南非电视机构,以及国内的中央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和中国数字电视网络机构等。明日至12日云集广州出席盛会的买、卖方在中国纪录片交易史上都将是史无前例的。届时,将有102部纪录片产品和制作计划面对大会购买者,其中中国纪录片成品74部,制作方案25套。

  尝试用“面对面”交易方式

  大会还首次引入一种面对面、展开式的新交易方式——docmart。docmart交易方式是由加拿大人W·帕特森·费恩斯在14年前发明的,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地的纪录片节交易活动中广泛应用。其具体做法是:在活动现场,众多买家(纪录片购买者、投资者)将坐在台上,听卖家(制片人)在台下推介自己的影片或制作计划,观众席(参加会议者和国际评审团)分设在两边。每个卖家都有8分钟时间通过图像和语言直接回答买家的问题。这8分钟包括3分钟个人回顾、2分钟推介影片和3分钟语言陈述。

  这种交易方式的亮点在于:能让台下的卖家将产品的特点和制作者的构想,以更有效、更精彩的方式直接呈现于买家面前;让台上的买家在面对面的问答过程中与卖家进行充分的沟通,双方就此达成某种合作意向的可能性更大。这种形式突破了国内普遍使用的花钱买摊位、贴宣传画、派送宣传碟片等传统套路,既有利于卖家强化作品和计划的被认知度,又有助于买家了解作品和计划的价值,从而用较短的时间作出较准确的选择。

  国产纪录片将走出国门

  建立交易平台是为了让中国纪录片“走出去”。波兰克拉克夫纪录片节和德国莱比锡国际纪录片节的负责人和代表,将前来挑选中国纪录片参加明年的“中国日”展播活动。这是另一种让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方式。

  今年以来,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先后派员参加了在澳大利亚、波兰、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和香港等国家与地区举行的纪录片活动,学习国际纪录片活动的举办经验,宣传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已和波兰的克拉克夫纪录片节和德国的莱比锡纪录片节签订了合作协议。从明年开始,双方将组织两国纪录片参加各自的评选活动,并将在各自的电影节的范围内组织“中国日”、“波兰日”或“德国日”。这意味着参加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的中国纪录片将以更多的方式走出国门。

  参评纪录片主角是孩子

  本次大会的纪录片评奖活动主题是:青少年儿童的故事。它要求参加评奖活动的纪录片内容都必须是关于今日青少年儿童(按国际标准要求为19岁及以下的孩子)的生活、成长的道路,以及社会如何表达对他们的诚挚关爱。至报名截止日期,共有亚、非、欧、美、澳五大洲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8部影片参加评奖活动。初审结束后,有14个国家的39部纪录片进入终评程序。其中,中国影片有16部,占41%。代表目前世界纪录片最高水平的波兰、澳大利亚等国的作品数量最多,比上届更能体现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的高水准和权威性。

  尽管主题是青少年儿童的故事,但入选作品在风格、题材、样式上却是“百花齐放”。其中有不少堪称“制作水平高、思想尖锐深刻、表现手法创新”的精品。入选作品将由来自5个国家的7位权威人士组成的国际评审团进行终审,选出1个“大奖”、1个“特别奖”和5个“学术奖”,于11日大会闭幕式上宣布并颁奖。

  目标打造“广州纪录片节”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活动从上届的“广州国际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更名为“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在外延和内涵上都赋予大会新的使命——将仅仅局限于艺术交流评奖的学术研讨活动升格为加入国际纪录片投资、交易等商业操作的综合性活动。

  早在去年,主办者就有意给活动冠以“纪录片大会”或“纪录片节”之名,只是未得到国家广电总局的批准而只能称之为“纪录片学术研讨会”,但其英文名一直是“Internation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今年由“学术研讨会”变成“大会”,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活动增加了纪录片交易这一环节。而这一名称上的变化意味深长——如获成功,活动很可能进一步更名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并设立永久性的金羊奖!为此,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将争取将自己办成继金钟奖、金狮奖之后又一个永久落户广州的大型权威性文化活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将以其权威性、专业性、国际化及国内独一无二的纪录片交易平台,成为广州又一张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

  记者手记

  我眼中的优秀纪录片(丁冠景)

  作为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聘请的初审评委,我观看了23个国家和地区报送的108部纪录片。

  什么是优秀的纪录片?换言之,我们用以衡量一部纪录片的标准是什么?我个人比较认同以下两位权威人士的解释:“它们应当使人火辣辣地感到坐立不安,它们不是为了邀宠献媚,而最好像手榴弹一样直接在人们的脸上爆炸,或者像把好的罐头起子那样打开人们的认知能力。”(美国著名纪录片导演罗伯特·克雷默)“它们都有一种共同的使命感。改变事物的状态,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过程,唤醒大众去注意自己生命中值得深思的层面,都是它们应尽的义务。”(《纽约时报》著名影评人文森特·坎比)

  据此,我对进入终评程序的纪录片要求比较“苛刻”。具体标准除了必须符合大会“青少年儿童的故事”主题、真实,以及达到一定的制作技术水平外,在创作方面的要求是:关注青少年儿童的生存状态,洞察环境对他们成长的磨难与异化,表达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孩子和不幸的孩子的人文关怀,歌颂他们不屈不挠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引发成年人对自身的反省和对现实的批判。如果在表现手法上有突破、有创新,当然更好。

  我个人最喜爱的作品是中国周岳军摄制的《雾谷》。作者突破了“纯真实、纯记录”的传统模式,从生活中提炼出主题,然后有意识地设计出一个“借牛”的情境,把孩子和他们周围的大人们自然地引入这个规定情境中,结果,山里人拼命要钱,城里人只能凡事皆以钱了结。片中人在商品经济笼罩的“雾谷”中,演绎着今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及其对幼小心灵的污染。该片除了深刻之外,故事性也极强,富于悬念,非常好看,其构思之巧妙让人叹服。

  阿联酋/澳大利亚佐夫·汤普森的《骆驼骑手》,与波兰安娜·威可斯娃的《汤姆的故事》一样,都把视线投向身处社会底层的孩子,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所不同的是,前者暴露的“人不如畜”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极具震撼力;而后者则歌颂了小汤姆身处逆境自强不息的顽强与开朗。繁华的杜拜花费几十亿举办的赛骆驼运动,是建立在全球最贫穷的孩子——骆驼骑手的悲惨命运之上,这些孩子没有家人,面对死亡,未来暗淡。相对于他们而言,12岁就要打零工养家糊口的小汤姆,尽管全家6人挤在贫民区一间没有暖气也没有水的破房子里,却已经是很“幸运”的了。

  中国汪东的《陈小梅进城》是一部难得的作品,他跟拍了整整10年,从陈小梅小学三年级一直拍到大学二年级。拍到后面,女主角和与她的养母面对镜头都已非常自然、松弛,所以两人相依为命的镜头十分感人。贫穷、失学、挣扎、捐赠、感恩、亲情……影片在一个普通农家女孩的人生历程中抓住了几个关键的“闪光点”,将10年成长史真实地浓缩在60分钟影像中,而且色彩、用光、结构和人物刻画都十分讲究而又毫不矫情做作,是其优胜于其他大量同样表现穷人家孩子争取上学读书的纪录片的原因所在。

  广州电视台的两部作品都很出色。有意思的是,它们的题材十分相似——《琴童》是表现广州一位受资助的贫困儿童在贵族学校学习钢琴并考上星海音乐学院附中的过程;《舞者无声》表现的是汕头一位家境贫寒又先天聋哑的小女孩痴迷于舞蹈并考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故事。两部作品都是歌颂主人公与命运抗争的勇者精神,人物生动,故事感人。所不同的是,《琴童》着力于主人公不幸和幸运环境的刻画,富于现实主义传统;《舞者无声》则用诗一般的镜头语言渲染主人公的奋斗,挥洒着浪漫主义的风情。



评论】【进入宽频论坛】【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欢迎联系我们,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E-mail:bn@staff.sina.com.cn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