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宽频 > 荧屏闪烁 > 正文
东南卫视记者可可西里采访手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2日17:56
东南卫视记者可可西里采访手记
可可西里


  8月9日,福州的青年女教师于嘉雁和厦门的电台主持人陈颖启程前往青海可可西里,参加可可西里环保志愿者活动。

  “可可西里”一词来源于蒙古语,意为“美丽的少女”,该区域是长江的主要源头之一。这里这里气候寒冷,常年大风,年平均气温在-4℃度以下。由于空气稀薄,气压偏低,氧气含量只有低海拔地区的一半,烧开水的沸点只有80多度。也正是因为这里气候恶劣,人类活动较少,使得可可西里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为了进一步加强可可西里原始生态环境和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宣传,从2002年开始,可可西里管理局开始开展可可西里环保志愿者活动。于嘉雁和陈颖是今年前往可可西里的第四批志愿者,在之后的三十天时间内,她们将和来自全国其他地区的七名志愿者一起,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开展环保宣传、野生动物考察等工作。

  东南卫视《东南新闻眼》栏目记者邹立随行出发全程跟踪拍摄她们在可可西里的工作和生活。并进行以“人与自然”、“保护藏羚羊”等为主题的新闻采访活动。为了更好的完成此选题的采访拍摄任务,几天后栏目组派出记者罗剑飞前往可可西里与邹立会合.《东南新闻眼》已于2004年8月9日 先期播出于嘉雁和陈颖启程前往青海参加可可西里环保志愿者活动的前期采访及幕后故事.《东南新闻眼》这次活动将与新浪网、福建广播电视报、东南快报等媒体展开连动。第一时间发回他们在可可西里的采访手记。

  以下是东南卫视《东南新闻眼》栏目记者邹立向观众 网友先期发回的采访手记:

  2004年8月16日 格尔木 晴

  初到格尔木,给我就3种感觉:天空湛蓝,城市内灰尘很大,房间中静得吓人。据说此地海拔2700,含氧量只有平原的90%,空手走路相当于平原地带负重30KG,但我真的没啥感觉。这就叫高原?

  工作比我想象的要不顺利,小罗(同事:记者罗剑飞)还没法很快上来,而这里管理局明显感觉有些不耐烦。他们七七八八的事情挺多。目前计划安排我们和一些会议代表周四进山。不知道小罗能不能及时赶到。

  和我同宿舍的是一个武汉来的志愿者,地质大学研二学生。他和我一样,也迟到了。

  2004年8月17日 格尔木 晴

  在格尔木的第一个晚上睡的并不好,口干舌燥。夜里醒来了几次。对于习惯在湿润的南方生活的我来说,突然来到格尔木这么一个干燥的西部城市,一时半会儿要适应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今天,见到了两个因为身体不适被送下山的两个志愿者。一个是辽宁的朱峰,一个是安徽的张成义。据说朱峰是因为心理太紧张,对高原反应有过多顾虑,导致没有休息好,引发了感冒不得不被送下了山。而张成义就更郁闷了,他是因为在山上看到漂亮的景色,不能自已,奔前跑后一折腾,人到了晚上就没了精神睡不着觉,然后体力不支……

  也多亏能跟他们进行沟通,让我对志愿者的情况多多少少有些了解。其实每一个志愿者,在来可可西里之前,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们背后都有些自己的故事,而在碰到这种中途退出的情况时,受到的打击也是可想而知的。

  今天朱峰还提到,前几天在索南达杰保护站还举行了一个藏羚羊的葬礼。有点意思,要去深入了解了解。

  2004年8月18日 格尔木 阴

  本来今天早上就可以上山了。但是吃早饭时,管理局的才嘎局长看了看我的脸色,说我状态不好,建议我们推迟进入可可西里。他这么说,虽然我心里不甚以为然,但还是听从了这位老可可西里的建议。回到宿舍自己测了一下脉搏,吓了一大跳——100次/分。没想到在平原地带安然无事的心脏到了2800米的地方,就加快到了这种程度。如果继续上高原的话,不知道心脏的负荷要到什么程度呢……

  一下子就让我的心理负担重了起来。该死……

  等到中午时分,再测脉搏,已经快到了120次/分。赶紧拿出福州带来的高原药吃。我一闻这“高原安”冲剂就乐了:这不是板蓝根么?冲上水一喝,几乎可以肯定就是板蓝根冲剂了。不过到如今我也没什么好计较的,管它是什么,喝下去求一个心安吧。

  虽然心里紧张得不得了,还是得干活。用小DV把张成义给采访了。不过采完回放一遍之后,我决定所有采访等小罗上来再说。DV机头话筒的音质实在不怎么样。

  2004年8月19日 格尔木 晴

  今天继续2800米。郁闷。

  本来昨天说好让我们随着参加三省保护藏羚羊会议的代表一起上山的,可早上他们直接就走了。我们……则因为局长仍不能放心我们的状态,留在了格尔木。

  算一算,一个月的活动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可我还在可可西里门口徘徊。而我要关注的两个主要人物,已经在高原上“云深不知处”。而且,返迁的藏羚羊,时机错过的话,就很难再去捕捉它们的身影了。这么耗着真不是个办法。

  不过今天我的反应好象确实更厉害了,嘴唇干裂,甚至发紫,成猪肝色儿了。

  2004年8月20日 格尔木 晴转多云

  今天跟几个在格尔木的志愿者一起聊天。听着听着,让我对这些志愿者来可可西里的真实动机产生了怀疑。有的志愿者,似乎并没有把可可西里的这次活动放在第一位。有的人,甚至有去拉萨旅游几天之后再回到可可西里继续当志愿者的想法。而还有的志愿者,压根从一开始就没有把上可可西里放在心上,他只希望拍出好的照片。虽然拍出来的照片可以对可可西里进行宣传。但是,究根到底,多少还是有很多个人的因素在其中。

  志愿者上可可西里来究竟是来做什么的?管理局花这么大力气招募志愿者,会不会让工作重心产生了偏差?这些问题也就成了下午小罗抵达之后,采访局长的一个点。

  好了,明天早上六点半上高原。陈颖明天起转到不冻泉,于嘉雁则去五道梁。我们刚好错过了志愿者们的第一部分生活。

  2004年8月21日 不冻泉 阴间雨

  今天终于上山了,第一天落脚在不冻泉保护站。这里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北大门。因为附近有一泉眼,终年不冻而得名。这个保护站也是几个保护站中,条件最好的一个。不冻泉的海拔4600m。

  我初上山时感觉尚可,到了不冻泉也就是感觉头有点沉。中午,我们随着要换班的志愿者到了索南达杰保护站。经过6天的工作之后,志愿者们在这里重逢,自然是有不少感情流露的镜头,我跟小罗也就在这里正式开始工作了。不过没有想到的是,几个小时工作下来,我们两个都觉得不舒服了。

  回到不冻泉后,我们都躺下歇了一会儿。我虽然头很疼,精神上还是恢复过来了。而小罗一直到晚上感觉都不好。我估计,有三个原因影响了他的状态:1、前两晚没睡好;2、西安——格尔木——不冻泉三天三级跳;3、今天初上高原活动量太大了。

  2004年8月22日 不冻泉 阴间多云

  今天小罗还是决定下山去休养两天。昨晚他一直都没睡好,我也跟着醒了几次。折腾了几次之后,我脑袋也开始疼起来,一直到三点多才昏昏睡去。早上天一亮我就醒了,头还是象要炸开一样,人也没了精神。好在到了下午,我缓过劲来。心跳虽然一如既往的快,我也不在乎这许多了。只要不影响后面的工作,我就只当是正常的高原反应吧。

  下午爬上了不冻泉保护站后面的小山坡,第一次好好端详端详可可西里。八月的下旬已经进入了可可西里的秋季。天气变得阴晴不定。开始还有太阳光,再转个脸,又下起冷冷的秋雨来。当太阳偶尔露露脸的时候,看看头顶上的天空,瓦蓝瓦蓝的,非常漂亮。

  2004年8月23日 不冻泉 雨加雪转多云

  今天是我出门的第十天。新一周又开始了。这一天,我仍在青藏高原上,带着不知是轻是重的高原反应,做以下的记录。

  在高原上,早饭9:00,午饭14:00,晚饭20:00。在这里,跟内地差不多有两个小时的时差。所以,到高原上不但要应付高原反应,还有一点点时差要调整。

  早上的天一直是阴阴的,有点儿小雨。慢慢的,雨变成了雪片,一点点的大了起来。到最后漫天飘的都是雪花片。八月飞雪,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看样子,窦娥要是上了青藏高原来,就不一定冤咯。可惜是雨加雪,没法积起来。

  雪停了之后,保护站来了三位老人。他们从广州来,打算从兰州出发,骑着单车去拉萨。三位老人中年纪最大的已经62岁了。刚才下雪的时候,他们正好骑到昆仑山口,风大雪大的。所以他们紧赶慢赶又骑了20km,来到不冻泉这里投宿。面对三位这样的老者,我们的心中只有敬仰之意。

  傍晚时分,我们随着保护站的车出去转了一圈,拍到了一只藏野驴,还有几只藏原羚。不过藏原羚距离实在太远了,用数码变焦才能拍到,图象质量很糟糕……

  羊,很不好拍到啊!

  2004年8月24日 不冻泉 多云

  今天小罗调整好了重新上来了,傍晚时分我们来到索南达杰保护站,和不冻泉相比,这里更平坦,更开阔,景色也更漂亮,可以直接看到玉墟峰和玉珠峰两座雪山。四周围也不象不冻泉那样乱糟糟的。前面就是笔直的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只要天气条件良好,这里可以拍到任何需要的空镜头。

  今天在索站注意到了一个不错的点——“羊爸爸”旦正扎西。他是索站圈养的一大五小六只藏羚羊的主要养护者,也是老野牦牛队成员。晚上兴起唱一首藏歌《思念》也很有味道。这个人物身上有很多我们所需要的内容。今后可以重点跟他接触接触。

  2004年8月25日 索南达杰 阴

  阴天让大雪山都藏在了云里,无法露出真容。所以,虽然我们今天去了卓乃湖这个离玉墟峰最近的保护站,也没能拍到雪山漂亮的一面。

  今天卓乃湖一行多少也有些运气成分在其中。才嘎局长要给其他电视台的摄制组补几个镜头,于是乎局长和几个高阶官员全副武装准备进山。我一看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跟上去,马上和小罗跳上管理局的警车就上路了。

  这一趟路不好走,风又大。不过巡山的画面还是拍了不少。挺象那么回事。走了这一趟,我们也能亲身感受巡山队的不容易。在可可西里的无人区里,短短十几公里的路程,要走上将近一个小时。特别是到了泥地、洼地,开车的要更加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陷在里面。那种泥地我亲自用脚试了一试,一踩上去,就陷进去半只脚。按照小罗的话说,我们的鞋是真正沾上了可可西里的泥土了。

  卓乃湖保护站只有两个帐篷,是四个保护站中条件最艰苦的。这里不但没有象样的路,手机也没有信号。不过现在这里已经是人去篷空了。昨天他们因为断粮,全体撤下山购买食品、油料。还好他们的车还能从那条路上折腾出来。如果陷在荒原上,叫天不应叫地不灵,那可就危险了。

  因为索站电力供应不上,晚上我们还是撤回了不冻泉。明天休整一天,摄象机手机都充好电,后天志愿者第二次换班的时候,再去索站。这么一个内容丰富的点,我们是一定不能放弃的。



评论】【进入宽频论坛】【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欢迎联系我们,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E-mail:bn@staff.sina.com.cn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